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10℃时,分别向4支小试管中滴加8滴1mol/LCuSO4溶液,再分别向其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1234
滴加NaOH溶液的量2滴6滴12滴16滴
立即观察沉淀的颜色浅绿色浅绿色蓝色蓝色
酒精灯加热浊液后沉淀的颜色浅绿色浅绿色黑色黑色
取浅绿色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加入稀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取蓝色沉淀重复上述实验,无白色沉淀。经检验,试管3、4中黑色沉淀中含有Cu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知浅绿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碱式硫酸铜
B.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时,其相对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C.试管3、4中的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反应:Cu(OH)2CuO+H2O
D.取浅绿色沉淀再滴加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仍不会变黑
2021-05-10更新 | 96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真题变式题11-19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2 . 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1)Fe H2Cu;
(2)CuOCuSO4Cu。
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
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
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
2020-05-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4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讲)——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3 . 碱式氯化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已知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步骤2:在制得的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得碱式氯化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c之间的关系式为
B.图中M、N分别为
C.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可加入过量的、过滤
D.若制备,理论上消耗
2020-05-12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4 .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Cu2+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待无明显变化后,向所得液体中加入适量乙醇。对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滴入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后沉淀变成白色
B.滴入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实验过程中有蓝色CuSO4•5H2O晶体产生
D.滴加乙醇后溶液变成深蓝色
2020-05-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0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千里江山图》的颜料难溶于水,且不易被空气氧化
B.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由孔雀石与焦炭共热可获得粗铜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属于盐,难溶于水、酸、碱
D.《千里江山图》的材质为麦青色的蚕丝织品——绢,蚕丝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
6 . 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不仅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020-03-1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7 . 已知:Cu2O+H2SO4 = Cu+CuSO4 +H2O 。某红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 Fe2O3 和 Cu2O 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其组成,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全部溶解,则发生的离子反应只有:Fe2O3+6H+=2Fe3+ +3H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一定含有 Cu2O,一定不含有 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则样品中 n(Fe2O3):n(Cu2O)为 2:1
D.另取 a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其质量为 b g(b>a),则混合物中 Cu2O 的质量分数为 9(b-a)/a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Ⅵ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
B.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等有害离子
C.《千里江山图》中含有很多着色的矿石颜料,其中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D.Ba2+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但BaSO4可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

9 .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B.我国古代文献《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和朴硝():“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
C.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D.清初《泉州府志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2020-12-2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由弱酸反应得到强酸
B.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2Fe3=S+2Fe2
C.过程③中,标准状况下11.2L O2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D.在②中Fe3作氧化剂,在③中Fe3是氧化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