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Cu + 2Ag+ = Cu2++ 2Ag
B.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NaOH
C.盐酸溶液中加入铁粉:6H+ + 2Fe = 2Fe3+ + 3H2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2H+ = H2O + CO2
2023-10-2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小组对甲醛的性质进行推测和验证。
Ⅰ.性质推测:
同学甲认为,甲醛的性质应该与乙醛类似,在加热的条件下甲醛可以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且产物是Cu2O和甲酸钠。
(1)写出同学甲所预期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实验验证:
向3.5 mL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中加40%福尔马林溶液2mL,加热,有较多无色气
泡逸出。最终试管内所得红色沉淀与乙醛跟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所得的固体颜色有所不同,试管内壁沉积了一层紫红色的固体物质。
【资料】
① 甲醛属于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还原性更强,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成甲酸。
② CO也能还原银氨溶液产生银镜。
③ Cu2O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Cu2+、Cu。
④ Cu2O能溶于浓氨水形成无色配合物离子[Cu(NH3)2]+,并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为蓝色的[Cu(NH3)4]2+。置于空气中,Cu也能缓慢溶于浓氨水生成蓝色的[Cu(NH3)4]2+
同学甲分别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红色沉淀及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2)取少量实验中所得的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静置数小时后,溶液颜色略呈浅蓝色,但试管底部红色沉淀的量变化不大。由此判断红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略呈浅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另取少量实验中所得的红色沉淀于试管,加入___________
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若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可证明前面判断正确。
(4)同学甲认为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甲醛或两者的混合气体。同学乙认为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乙同学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上很快就有银镜形成。
同学们据此实验现象判断:无色气体的成分是甲醛。
(5)甲乙两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无色气体的主要成分也可能是CO。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实验现象:氧化铜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案中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3-05-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实验小组为验证NO2与水反应的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打开K1、K3、K5,关闭K2、K4,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K1——
Ⅱ.打开K2,放入足量浓HNO3,同时打开pH传感器和NO3-传感器,记录数据圆底烧瓶中反应剧烈,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 ;片刻后,三颈瓶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III.5min后,打开K4,用注射器将少量空气注入三颈瓶,关闭K4三颈瓶内的气体从无色变为浅红棕色

步骤II中,传感器记录数据如图所示:

【解释及结论】
(1)N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步骤I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
(3)将步骤II中圆底烧瓶内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___
(4)该实验验证NO2与水反应产物的实验证据包括___(填序号)。
A.圆底烧瓶中溶液变为蓝绿色
B.三颈瓶内的气体从无色变为浅红棕色
C.pH传感器记录所得数据
D.NO3-传感器记录所得数据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因为也可能导致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结果___
4 . 某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并探究产物的性质(气密性已检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酸性溶液,实验时②中溶液褪色,则说明①中生成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性;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从化合价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试剂为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为确认试管①中含铜物质的生成,小组同学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
2023-05-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4mL浓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4mL稀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实验Ⅰ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实验Ⅱ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i.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
ii.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
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Ⅰ.证明溶液A中含有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Ⅱ.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面的实验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试管内预先充满氮气)验证硝酸的性质。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ii.一段时间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水全部进入试管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iii. 试管内气体变为无色后,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试填空:
(1)步骤i中,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
(2)步骤ii中,浓硝酸被稀释成稀硝酸,能说明稀硝酸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步骤iii中,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3-06-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能用如下装置制取的气体是(夹持仪器略)

A.MnO2、浓盐酸反应制取Cl2B.Cu、稀硝酸反应制取NO
C.Na2SO3、浓硫酸反应制取SO2D.Cu、浓硝酸反应制取NO2
8 . 下列各项比较中,一定相等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Cu分别与足量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
B.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
C.相同质量的Fe分别与足量Cl2、S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和NH4HCO3溶液中的c(NH4+)
2020-05-07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9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铜丝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3)铜丝下端弯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反应产生的现象,从不同角度推断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
①根据________现象,可推断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根据反应后试管壁发热的现象,可推断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020-07-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10 . 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沉淀。探究反应原理及沉淀成分,装置如下(加热,夹持等装置略)。
资料:i.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ii.Ag2SO4、Ag2SO3均溶于氨水。

(1)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探究沉淀成分。实验发现,沉淀的颜色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反应开始时(t1)一段时间后(t2)较长时间后(t3)
颜色白色灰黑色灰黑色加深
推测白色沉淀(t1)可能为Ag2SO4、Ag2SO3或混合物。探究如下:

实验证实,白色沉淀(t1)中不含Ag2SO4,含Ag2SO3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白色沉淀Y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推测灰黑色沉淀(t2)含Ag。探究如下:
取灰黑色沉淀,加入氨水,部分沉淀溶解,过滤,洗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浓HNO3,证实沉淀含Ag。现象是___________
(4)通过检测探究产生Ag的原因。
①实验:

(已排除O2的影响)

t2时,C中H2S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t1时,C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综上可知,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速率有关。
2024-05-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选考)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