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液化石油气,也可用作燃烧电池的燃料,具有很好的好展前景。
(1)已知H2、CO和CH3OCH3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283kJ/mol和-1460.0kJ/mol,则工业上利用水煤气成分按1:1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采用电浮远凝聚法处理污水时,保持污水的pH在5.0,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不溶性杂质,同时利用阴极产生的H2,将悬浮物带到水面,利于除去。实验室以二甲醚燃料电池模拟该方法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乙装置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下列物质可用做电池熔融碳酸盐的是___________
A.MgCO3
B.Na2CO3
C.NaHCO3
D.(NH4)CO3
②写出甲装置中阳极产物离子生成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已知常温下Ksp[Fe(OH)3]=4.0×10-38,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c(Fe3+)=___________
2021-08-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推动的综合利用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可转化为
①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B.反应体系中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时,若改变体积增大压强,则均变大
②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浓度分别为a和3a,反应达平衡时,转化率为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③恒压下,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P点甲醇产率高于T点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与丙烯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催化剂在温度不同时对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300℃时转化率低于200℃和250℃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2021-06-28更新 | 40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3 .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进入大气形成酸雨,脱除SO2有多种方法。
(1)方法一:焦炭催化还原SO2生成S2,原理为:2C(s)+2SO2(g)⇌S2(g)+2CO2(g)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填字母)。
A.SO2的浓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SO2同时生成1molCO2
②恒容容器中,1mol•L1SO2与足量的焦炭反应,S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

(2)方法二: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甲所示。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0~t1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3)方法三:利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___(填“增强”或“减弱”)。
②催化剂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③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___
2021-05-1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C(s)+O2(g)=2CO(g)   ΔH=-221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N2(g)+O2(g)=2NO(g)   ΔH=+181 kJ/mol
①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够增大此反应中NO的转化率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
a.增大容器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优质催化剂     d.增大CO的浓度
(2)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平衡常数K=6.4×10-3.请回答:
①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___
A.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1mol O2                                   B.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压强不变                                                     D.2v(N2) = v(NO)
③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④240℃,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0.25mol/L、0.04mol/L和0.0030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021-04-2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新源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甲醚(CH3OCH3)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其制备、应用与转化是研究的热点。
(1)利用合成气制备二甲醚主要包含三个反应:
①CO(g)+2H2(g)=CH3OH(g);ΔH=-90.4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4 kJ·mol-1
③CO(g)+H2O(g)=H2(g)+CO2(g);ΔH=-41.0 kJ·mol-1
则3CO(g)+3H2(g)=CH3OCH3(g)+CO2(g);ΔH=___________
(2)某二甲醚/双氧水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电池工作时,电极A电极名称为___________,A电极附近溶液pH___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二甲醚催化羰化制备乙醇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CO(g)+CH3OCH3(g)=CH3COOCH3(g);ΔH1
反应Ⅱ:CH3COOCH3(g)+2H2(g)=CH3CH2OH(g)+CH3OH(g);ΔH2
反应Ⅰ、Ⅱ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 K1、lg K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固定CO、CH3OCH3、H2的原料比、体系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ΔH1___________(填“>”“<”或“=”)0。
②300~400 K时,CH3CH2OH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600~700 K时,CH3COOCH3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400 K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CH2OH物质的量分数为10%(图3中X点)。不改变原料比、温度和压强,一定能提高CH3CH2OH物质的量分数的措施有___________
2021-01-16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1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6 . 联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还原剂,其氧化产物为氮气。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联氨的有关反应如下:注意反应热单位不是



其中=___________
(2)联氨在水中主要以弱碱)形式存在,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一水合氨相似,将联氨溶液加水稀释,的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T℃时,往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发生可逆反应,测得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6 h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以制备。往Pt电极一侧通入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①在设计实验时,对于“盐桥”中的电解质,最佳的选择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NaCl b.NaOH c.d.HCl
②该装置工作时,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7 . 以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炭黑和铝箔等)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取”中加入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沉铁”过程所得滤渣为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碳酸锂的分解温度为。当“焙烧”温度达到时,开始有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溶液与溶液反应制备,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写出“焙烧”过程中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工业废物中常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处理工业废物中的氮磷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工业上常用联碱母液吸收废气中的氨,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H3(g)+H2O(g)=NH3·H2O(aq)ΔH1=+34.8kJ·mol-1
NH4HCO3(aq)+NH3·H2O(aq)=NH4COONH2(aq)+2H2O(l)ΔH2=+30.4kJ·mol-1
(NH4)2CO3(aq)=NH4COONH2(aq)+H2O(l)ΔH3=+0.8kJ·mol-1
则反应NH4HCO3(aq)+NH3(g)=(NH4)2CO3(aq)的ΔH=_________kJ·mol-l
(2)尿素可用于湿法烟气脱氮工艺,其反应原理为:
NO+NO2+H2O=2HNO2
2HNO2+CO(NH2)2=2N2↑+CO2↑+3H2O。
①当烟气中NO、NO2按上述反应中系数比时脱氮效果最佳。若烟气中V(NO)∶V(NO2)=5∶1时,可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__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约为20%)。
②如图表示尿素含量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因素上考虑,一般选择尿素浓度约为_________%。

(3)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弱酸)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4)利用脱氮菌可净化低浓度NO废气。当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均为90s的情况下,测得不同条件下NO的脱氮率如图Ⅰ、Ⅱ所示。

①由图Ⅰ知,当废气中的NO含量增加时,宜选用_________法提高脱氮的效率。
②图Ⅱ中,循环吸收液加入Fe2+、Mn2+,提高了脱氮的效率,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__
(5)研究表明:NaClO/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可同时有效脱硫、脱硝。图Ⅲ所示为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脱硫脱硝的影响。温度高于60℃后,NO去除率下降的原因为_________
2020-11-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研究小组探究饮用水中铁锰的来源和去除原理。
I.铁锰来源
某地区地下水铁锰含量和国家标准对比
某些地区地下水常见微粒含量(mg/L)国家饮用水标准(mg/L)
Fe2+Mn2+HCOCO2Fe2+Mn2+pH
4~200.4~31~1.530~700.30.16.5~8.5
(1)利用FeCO3溶解度计算溶出的Fe2+为1.1mg/L,依据上表数据,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地下水中Fe2+含量远大于1.1mg/L的原因_____
II.去除原理

(2)自然氧化法:
①曝气池中使水呈“沸腾”状的作用_____
②补全曝气池中氧化Fe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Fe2++________O2+________H2O=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
此方法铁去除时间长,锰去除率低。
(3)药剂氧化法:工业上可以采用强氧化剂(ClO2、液氯、双氧水等),直接氧化Fe2+、Mn2+生成Fe(OH)3和MnO2除去。某实验中pH=6.5时,Fe2+、Mn2+浓度随ClO2投加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ClO2投加量小于1.2mg/L时,可以得出Fe2+、Mn2+性质差异的结论是______
②分析图中数据ClO2氧化Mn2+是可逆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写出两种提高锰去除率的方法______
10 . 氨在化肥生产、贮氢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用途非常广泛。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N2+3H22NH3。请根据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B.适当提高氮气的浓度C.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D.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
(2)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该反应生成1 mol NH3时放出_______kJ的热量。

化学键

H-H

N≡N

N-H

断开1mol键所吸收的能量

436 kJ

946 kJ

391 kJ

(3)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

①其中,右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_____极,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转移0.3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N2的体积是______
②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有哪些优点_________(任写两条)。
2020-10-2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