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
B.CH4→CH3COOH反应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和形成
C.①→②过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2023-07-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环状碳酸酯广泛用作极性非质子溶剂、电池的离子导体等,某研究团队以环氧乙烷衍生物(   ,R表示烃基)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无极性键的形成
C.反应过程中有4种中间体
D.总反应方程式为      
2023-07-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光合作用”,即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型催化方法,其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a2O2CO3是中间产物
B.该历程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该历程只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D.该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023-06-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为了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成员设计了三组平行实验,实验时,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快慢。(控制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为室温)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调控溶液温度
0.6 mol/L H2C2O4溶液H2O0.2 mol/LKMnO4溶液3 mol/L稀硫酸
13.02.03.02.04.0298K
23.03.02.02.05.0298K
33.0x1.02.06.4298K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组实验中,所加蒸馏水的体积为x=___________mL
(2)利用实验2中数据计算,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该化学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 H2C2O4溶液H2O0.2 mol/LKMnO4溶液稀硫酸
43.02.03.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___________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 min。
5 . 研究表明与CO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使反应更容易发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D.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6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且与解释或结论存在对应关系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
A向双氧水中滴加酸性溶液,迅速有气泡生成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B溶液中滴入足量氯水和,振荡、静置、分层;再向上层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上层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还原性:
C向硫酸酸化的食盐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色该食盐不是含碘盐
D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出现白色凝胶非金属性:
A.AB.BC.CD.D
7 . 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起始浓度均为溶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分解反应,测得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pH
t/min
T/℃
3.04.05.06.0
2030123116958
301581084815
503126157
A.实验表明,升高温度能加快的分解速率
B.增大能加速分解,表明可能对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C.据表中的规律可推知,在下列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D.在30℃、时,的分解速率为
2023-05-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验证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实验室利用该装置制备少量氯气验证非金属性: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
A.AB.BC.CD.D
9 . 某学生为探究锌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mol·L-1、2.00mol·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g。实验温度为25℃、35℃。(已知Zn2+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1)请在实验目的一栏中的空白项处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t/℃锌规格盐酸浓度/mol·L-1实验目的
25粗颗粒2.00I.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II.实验_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III.实验____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5粗颗粒1.00
35粗颗粒2.00
25细颗粒2.00
(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102030405060708090100
氢气体积/mL16.839.267.2224420492.8520.8543.2554.4560
①计算在30~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如0~10s)为__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③反应速率后段明显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3)测量氢气体积时,在不影响产生H2气体总量的情况下,往往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NaNO3溶液B.NaCl溶液C.CuSO4溶液D.Na2CO3溶液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图可通过观察_______现象,比较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结论;
②某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2023-05-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Ⅰ可表示为:CFCl3→CFCl2+ClB.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
C.紫外辐射为过程Ⅰ断裂化学键提供能量D.CFCl3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