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一定条件下,可催化在水中发生反应,过程分为两步
i.
ⅱ.
某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如图),
已知:(1)试管①中是的稀溶液;②③④中是的饱和溶液
(2)四组实验中溶液出现混浊所用时间: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③可证明酸性条件下的催化效果更好
C.实验④开始加入,发生反应ⅱ生成,加快了反应速率
D.总反应为:
2023-12-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LDH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该过程证明,N2和H2合成NH3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023-04-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溶液,滴加溶液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又含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比较Mg与Al的金属活动性常温下,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
C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粉末和5滴溶液
D证明在相同温度下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2滴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A.AB.BC.CD.D
2023-12-14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
A证明是弱电解质用pH计分别测量醋酸溶液和盐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是弱电解质
B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黄色)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浓度,平衡向生成(橙色)方向移动
D比较催化分解的效率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且等温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催化效率: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已知。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度较快,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①针对上述实验现象,小组同学认为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的影响。
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氧化锰       D.水
(2)实验二:探究混合时生成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Ⅰ.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等份;
Ⅱ.向甲中滴加,充分振荡;
Ⅲ.向乙中滴加试剂X。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Ⅲ中,试剂X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Ⅱ和Ⅲ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混合时生成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12-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参加反应的物质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
V/mLc/mol/LV/mLc/mol/LV/mL
A293200.24010t1
BT1200.2301V18
C313200.2V210t2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_____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T1=_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较慢,溶液变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B组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0246810
温度/℃20212121.52222
①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7 . 实验一:已知,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mL)。
实验编号实验温度/℃
250.10.1
250.20.1
250.10.2
500.20.1
500.10.1
(1)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_____(填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二:已知,乙同学通过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内容及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H2C2O4溶液H2O3mol/L稀硫酸0.05mol/LKMnO4溶液
13.02.02.03.01.5
22.03.02.02.7
31.02.03.03.9
(2)表中__________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若用KMnO4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
(4)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的影响。
(5)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B.硫酸锰C.氯化锰D.水
8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目的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A向2 mL 0.1 mol·L−1AgNO3溶液中先后加入5滴0.1 mol·L−1NaCl溶液和5滴0.1 mol·L−1 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证明Ksp(AgCl) > Ksp(AgI)
B向两支装有2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0.1 mol·L−1 FeCl3溶液和0.1 mol·L−1 CuCl2溶液各1 mL(Cl不影响催化效果)滴入FeCl3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更快证明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于Cu2+
C向加了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适量蒸馏水溶液红色变深Na2CO3溶液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向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中出现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溶液中含Fe2+,不含Fe3+
A.AB.BC.CD.D
2023-05-0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B.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C.收集气体D.证明分解的催化剂
2023-05-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一)A实验小组拟在同浓度的催化下,探究浓度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1)写出本实验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二)B实验小组在验证氧化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了深入探究。
实验Ⅰ:
装置与操作现象
   溶液立即变红,继续滴加溶液,红色变浅并逐渐褪去
(3)实验Ⅰ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4)探究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取反应后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有,而几乎无
(5)查阅资料发现,酸性溶液中能氧化,但反应很慢且无明显现象,对该反应没影响。实验Ⅰ中褪色相对较快,由此推测在酸性溶液中能加快的反应。通过实验Ⅱ和Ⅲ得到了证实。参照实验Ⅱ的图例,补全实验Ⅲ加入的试剂和现象。
实验Ⅱ:
   
实验Ⅲ: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三)C实验小组猜测,会否也能加快的反应。通过实验Ⅱ和Ⅳ得到了证实。
(6)实验Ⅳ:
       
实验得知,,对比实验Ⅱ和Ⅳ得到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