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重要的化工原料丁烯(C4H8)可由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备,反应如下:
            △H
已知:i.该工艺过程的副产物有炭(C),生成的积炭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催化效果。
ii.温度过高会引发正丁烷裂解生成低碳烃类的副反应。
iii.CH2=CHCH2CH3(g)+6O2 (g)=4CO2 (g)+4H2O(l)             △H1

            △H3
(1)用△H1、△H2、△H3表示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反应热△H= _______
(2)寻找高效的催化剂是脱氢反应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①催化剂使用 段时间后活性会下降,通入适量氢气可使其改善,氢气的作用是___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以SiO₂为载体与不同质量百分比的CrOx组合,催化效果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组催化剂组成正丁烷转化率 /%正丁烯收率 /%
1无催化剂50.35
2SiO250.35
3SiO2+9%CrOx25.518.3
4SiO2+15% CrOx27.520.65
5SiO2+21%CrOx2417.8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收率=(生成某产物的原料量/投入的原料量)×100%]
a.脱氢反应中SiO2不起催化作用                                               b. CrOx的含量越高,反应的催化效果越好
c. CrOx的含量对丁烷脱氢反应的焓变有影响        d. 正丁烯收率越高,则原料的利用率越高
(3)其他条件相同,30min时测得正丁烷转化率、正丁烯收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

① 实际生产温度选择590℃, 由图1说明其理由是_______
②590℃时,向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正丁烷气体,据图1计算0~30min内生成正丁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
(4)利用电解装置可以将尾气中的 NO 转化为尿素[CO(NH2) 2,其中碳的化合价为+4 价,属于非电解质],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
②反应 段时间后,阳极区的pH基本不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为_______
2024-01-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徕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2 . 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断开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度达到1200℃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
C.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需要吸收1760kJ能量
D.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2023-12-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B.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会改变
C.恒容条件下,通入He气,压强会增大,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D.恒容条件下,可通入过量的气体来提高转化率
4 . 研究反应2X(g)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比较实验①、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实验③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D.在010min之间,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2023-09-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科研人员研究得出,HCHO可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和H2O,其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P加快了HCHO与O2反应的速率,同时提高了HCHO的平衡转化率
B.HCHO的电子式为:
C.根据图示信息,反应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也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形成
D.该过程的总反应是HCHO+O2CO2+H2O
6 . 在催化剂和水存在下,被还原为CO的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图1为通过实验观察捕获中间体和产物推演出被还原为CO的反应过程;图2为转化为CO反应过程经历的中间体的能垒变化。已知:MS代表反应物或中间产物;TS代表过渡态;FS代表终态产物。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能提高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B.图1中,中存在非极性键
C.由图2知,各步反应的都小于0
D.在图2涉及的反应中,决定总反应速率
7 .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法
B.西周的“酒曲”酿酒工艺,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C.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之一活性胶质银离子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D.针对新冠疫情,可用医用酒精、次氯酸钠溶液等对场所杀菌消毒
8 . 已知化合物A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过渡态,I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中间体物质中较稳定的是中间体I2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C.有可能找到高效的催化剂将I1→I2的过程转变为放热反应
D.转化为Il是各步骤反应中较快的步骤
9 . 常温常压下,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2-甲基丙酸甲酯,计算机模拟单个甲醇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第一步反应决定了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化合物8和化合物9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上述反应过程中未改变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022-12-22更新 | 638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10 . Ni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转化CO2的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中C的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B.过程②→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生成1molCO,需要2mol电子
D.从反应历程看,Ni未参与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