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H2O2 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1)用以上装置测定H2O2分解反应速率,需要测定实验数据是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2)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先向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再依次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0.2 mol/LFeCl3溶液。
序号H2O2/mL蒸馏水/mLFeCl3溶液/mL现象
10a0无明显变化
10b2锥形瓶变热,溶液迅速变红褐色,并有较多气泡产生;2 min时,反应变缓,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552锥形瓶变热,溶液变红褐色,开始5 s后产生较少的气泡
①通过实验Ⅱ、Ⅲ探究的是_______对反应速率影响。
②实验Ⅱ、Ⅲ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褐色的原因是_______
③向实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2 min后溶液红色褪去;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又褪色,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
Ⅱ.五氧化二氮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绿色硝化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某实验小组用滴定法测定N2O5粗品中N2O4的含量,具体操作为:取2.0 g粗品,加入20.00 mL0.125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1000 mol/LH2O2溶液滴定剩余的高锰酸钾,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H2O2溶液17.50mL。(已知:H2O2 与HNO3不反应且不考虑其分解)
(3)产品中N2O4与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
(5)产品中N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3-1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组合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现象浓度大的NaHSO3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快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Cl-的浓度,平衡不移动
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分批次加入盛有50mL0.50mol/L盐酸的量热器内筒中根据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和比热容等数值可计算反应热
把充有NO2和N2O4的平衡球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装置中(2NO2N2O4       H<0)热水中颜色更深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2023-10-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3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4 .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________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________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_____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_______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洁能源的开发、废水的处理都能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Ⅰ. 工业上可利用CO2来制备清洁燃料甲醇,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 △H1=-49.6kJ·mol1
反应B:CO2(g)+H2H2O(g)+CO(g) △H2=+41kJ·mol1
(1)写出用CO(g)和H2(g)合成CH3OH(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有利于提高反应A中甲醇平衡产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Cu-ZnO/Zr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3,总物质的量a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3OH和CO选择性随温度、压强变化情况分别如图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3OH或CO的百分比)。

由以上两图可知,影响产物选择性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A. 温度          B. 压强        C. 催化剂       
Ⅱ.实验室模拟“间接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中NH4+的装置如图所示。以硫酸铵和去离子水配制成初始的模拟废水,并以NaCl调节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阳极产物将氨氮废水中的NH4+氧化成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4)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NH4+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

(6)A为_______极,若电解过程中转移1 mol 电子,则膜来两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变化差(Δm -Δm)为________
2019-10-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