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对于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容器中充入,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小于
B.在恒容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压强增大,则v(正)和v(逆)都增大
C.断裂键的同时,断裂键,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伏态
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023-09-15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2 .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
2022-1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77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在水溶液中呈绿色。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橙色)(黄色)。用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为黄色
B.②中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2022-09-04更新 | 845次组卷 | 9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实验班化学试题
4 .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容器2容器3
反应温度T/K700700800
反应物投入量2molSO2、1molO24molSO32molSO2、1molO2
平衡v(SO2)/mol/(L·s)v1v2v3
平衡c(SO3)mol/Lc1c2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p1p2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α1(SO2)α2(SO3)α3(SO2)
平衡常数KK1K2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c2<2c1B.K1K3,p2>2p3
C.v1>v3,α1(SO2)>α3(SO2)D.c2>2c3,α2(SO3)+α3(SO2)<1
2021-08-14更新 | 1551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放热),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2021-01-02更新 | 687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绍兴qw117
6 .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ΔH。230℃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 5。已知:Ni(CO)4的沸点为 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 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 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i(s)+4CO(g)Ni(CO)4(g)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ΔH<0
B.增加c(CO),有利于粗镍转化为Ni(CO)4
C.第一阶段,在 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
D.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2020-07-2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化学试题
7 .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2019-01-30更新 | 1252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