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2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一定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与试剂③等体积的0.04mol/L的KNO3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已知NO对实验无影响)
3 . 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12小时后检出,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4 . 10mL0.1mol•L-1KI溶液与5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22-04-01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课时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随堂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2020-07-09更新 | 270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Cu(OH)2 +2OH(深蓝色)。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出现蓝色沉淀
B.③中现象是Cu(OH)2 +2OH正向移动的结果
C.④中现象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对比②和④可知Cu(OH)2氧化性强于
2017-02-17更新 | 748次组卷 | 1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
制取无水固体证明测定溶液的浓度验证平衡:
            
A.AB.BC.CD.D
2023-07-21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同学探究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
已知:Fe3++6C6H5O[Fe(C6H5O)6]3;[Fe(C6H5O)6]3为紫色配合物。
(1)配制100mL0.1mol·L-1苯酚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
(3)[Fe(C6H5O)6]3中,提供空轨道用以形成配位键的微粒是___________
(4)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实验2:
   
【提出猜想】
i.Cl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ii.SO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①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颜色无变化,证明猜想i不成立。
②实验证明猜想ii成立,请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H+对Fe3+与苯酚反应生成的配合物有抑制作用,请从平衡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进行解释___________
(6)有同学提出,溶液pH越大,越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7)由以上研究可知,影响铁离子与苯酚反应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
验证平衡:证明测定HCl溶液的浓度由FeCl3溶液制取无水FeCl3固体
A.AB.BC.CD.D
10 .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橙子辅导小组成员们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探究氢离子浓度对CrO、Cr2O相互转化的影响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则说明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Cr2O的方向移动
B探究常温下,氯化银与碘化银的溶度积大小常温下,向盛有2滴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mL0.1mol·L-1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mL0.1mol·L-1K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溶度积:Ksp(AgCl)>Ksp(AgI)
C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NO2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证明加压平衡向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
D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若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