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溶液存在平衡: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橙色);(黄色);Cr3+(绿色)。

(1)i可证明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ⅱ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填化学式)。
(3)ⅲ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理由是______
(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继续实验Ⅲ:

实验Ⅲ:

①第一步溶液变黄的原因是______
②第二步溶液变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试化学试题
2 . 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以及等)制备碳酸钴和硫酸镍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酸浸”时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萃取”时萃取的反应原理如下:(有机层),若萃取剂的量一定时,___________(填“一次萃取”或“少量多次萃取”)的萃取效率更高。若“酸浸”后浸出液的,萃取完成后水相中,则钴的萃取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沉锰”时,转化为,则“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可以通过电解溶液获得单质和较浓的盐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膜a和膜b中,属于阳离子交换膜的是___________。若Ⅱ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了,则理论上获得的单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
3 . 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作合金添加剂及有机化工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少量Fe2O3、Al2O3等杂质)回收V2O5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常温下,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V2O5VOSO4(VO2)2SO4NH4VO3
溶解性难溶可溶易溶难溶
b.+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见下表:
pH<66~88~1010~12
主要离子VOVOV2OVO

(1)“酸浸、氧化”时,V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中和”时调节pH为7的目的,一是沉淀部分杂质离子;二是___________
(3)①“沉钒”前需将溶液先进行“离子交换”和“洗脱”,再加入NH4Cl生成NH4VO3;“离子交换”和“洗脱”两步操作可表示为ROH+VORVO3+OH-(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
②用沉钒率(NH4VO3沉淀中V的质量和废钒催化剂中V的质量之比)表示该工艺钒的回收率。图1中是沉钒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沉钒时,温度超过80℃以后,沉钒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Ar气氛中加热“煅烧”NH4VO3,测得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加热分解NH4VO3制备V2O5需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实验小组探究酸对Fe3++3SCN-Fe(SCN)3平衡的影响。将0.005mol∙L−1FeCl3溶液(接近无色)和0.01mol∙L−1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溶液。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1)FeCl3水解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认为加入酸后,会使Fe3++3SCN-Fe(SCN)3体系中_____浓度改变,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
【设计并实施实验】
【查阅资料】
Fe3+和Cl-、SO均能发生络合反应:
Fe3++4Cl-[FeCl4]-(黄色);Fe3++2SO[Fe(SO4)2]-(无色)。
实验Ⅰ、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mol∙L−1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3)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
(4)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_____
实验Ⅱ、探究现象b中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取1mL0.0025mol∙L−1Fe2(SO4)3溶液(无色),加入1mL0.01mol∙L−1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mol∙L−1H2SO4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
取1mL0.005mol∙L−1FeCl3溶液,__________

(5)结合实验③可推测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可能有两种,分别是_____
(6)乙同学进一步补充了实验④,确证了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种,请将实验④的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__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钼酸铵是豆科植物的生命素。工业上欲利用废钼催化剂(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的、CoS、NiO)制备钼酸铵,其具体流程为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粉碎、___________(写出2条)。
(2)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钼酸铵溶液经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钼酸铵晶体,为减小产品损失,应选择下列___________试剂洗涤晶体。
A.蒸馏水       B.钼酸铵饱和溶液       C.乙醇水溶液
(4)由萃取过程的方程式可知反萃取时应向体系中加入___________(酸性、碱性、中性)溶液。
(5)室温下,为保证反萃取后的溶液中沉淀完全,应控制在什么范围___________(已知:离子浓度小于时可认为完全沉淀;)。
(6)用量对钼的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浸出时最佳的加入量与钼理论消耗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2-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名校名师测评卷(四)化学试卷
6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甲组同学取2 mL 0.1 mol⋅L-1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滴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3%H2O2溶液(用酸化至),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用过量溶液与溶液反应得到,用于验证发生反应,进行a和b两组实验:

的制备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解释实验a和b最终溶液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与反应,进行d和c的对照实验。

①X为___________
②实验能够证实可与反应,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若未加适量水稀释,则无法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推测加水稀释的目的可能有:使后续实验颜色变化易于观察;降低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
7 . 金属铂(Pt)对气体(特别是H2、O2和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常用来做电极材料,从某废旧电极材料(主要含有Pt、C、Al2O3、MgO)中回收Pt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焙烧”之前将废旧电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人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浸出液分别研究过程Ⅱ中Pt的浸出率。所用浸出液甲、乙、丙分别是HCl-H2SO4-NaClO3、HCI-NaClO3和HCl-H2O2
①将浸出液为乙时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Pt+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3[PtCl6]2-+___________H2O
②当NaClO3或H2O2作为氧化剂浸出等量Pt时,n(NaClO3):n(H2O2)=___________
③c(H+)相同、浸出时间相同时,甲、乙、丙三种浸出液对Pt的浸出率如下表。[注:c(NaClO3)按照②中的物质的量关系换算成c(H2O2)计]。
编号氧化剂浓度/mol·L-10.10.20.30.4
HCl-H2SO4-NaClO3对Pt的浸出率/%72.778.277.575.4
HCl-NaClO3对Pt的浸出率/%79.685.3.82.181.6.
HCl-H2O2对Pt的浸出率/%80.085.6.83.282.5
a.以HCl-NaClO3为例,说明当其中氧化剂浓度大于0.2mol/L时,Pt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随着c(NaClO3)增大,其氧化性增强,部分___________还原而消耗。
b.氧化剂浓度均为0.2mol/L时,甲中Pt的浸出率最低的可能原因:由于三种浸出液中的c(H+)均相同,
(3)过程Ⅲ中萃取剂(R3N)的萃取机理如下(O表示有机体系,A表示水溶液体系)。
ⅰ.R3N(O)++R3NHCl(O)
ⅱ.2R3NHCl(O)+(R3NH)2[PtCl6](O)+2
①分离操作x是___________
②“反萃取”时向含Pt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可使[PtCl6]2-进入水溶液体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8 . 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

(1)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氧化焙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的原因是产物会腐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_;有机物能将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向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水溶液,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写出向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9 . 探究甲醇对丙烷制丙烯的影响。丙烷制烯烃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ⅰ.
ⅱ.
ⅲ.
已知: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在下,丙烷单独进料时,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见下表。
物质丙烯乙烯甲烷丙烷氢气
体积分数(%)2123.755.20.10

(1)比较反应自发进行(∆G=∆H-T∆S<0)的最低温度,反应ⅰ_____反应 ⅱ(填“>”或“<”)。
(2)①从初始投料到达到平衡,反应 ⅰ、ⅱ、ⅲ 的丙烷消耗的平均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平衡体系中检测不到,可认为存在反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b.
c.使用催化剂,可提高丙烯的平衡产率
d.平衡后再通入少量丙烷,可提高丙烯的体积分数
③由表中数据推算:丙烯选择性_____(列出计算式)。
(3)丙烷甲醇共进料时,还发生反应:ⅳ.,在下,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与进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进料比n(丙烷):n(甲醇)时,体系总反应:______
②随着甲醇投料增加,平衡体系中丙烯的体积分数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2024-01-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铜盐是五颜六色的。某学习小组发现固体(白色)、固体(棕黄色)、固体(深褐色)。溶液呈蓝色,溶液时而呈绿色,时而呈蓝色,于是对颜色不同的原因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1.固体铜盐的颜色与阴离子极化能力有关,随化学键共价性增强,吸收光的能量下降,因此颜色加深。
2.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提出假设】
1.铜盐的颜色不同与离子种类有关。
2.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溶液中既有黄色的,又有蓝色的,根据光学原理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
【设计方案】
序号温度/℃V(氯化铜)/mLV(饱和硫酸铜)/mLV(饱和___________)/mLV(饱和氯化钠)/mLV(水)/mL溶液颜色
1254.0无色
2254.0无色
3254.0蓝色
4254.0绿色
5252.0a蓝绿色
6252.02.0蓝绿色
7252.02.0黄绿色
8504.0黄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的颜色深于的原因___________
(2)配制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补充试剂和数据:饱和___________、a=___________
(4)实验4和5中溶液颜色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5)以上实验说明影响溶液颜色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实验结论】假设1,2成立。
(6)溶液呈现不同颜色的根本原因与___________微粒(写结构式)的浓度有关。
2024-01-13更新 | 65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