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硫化氢的回收、转化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1)H2S溶于水分步电离出HS-、S2-。产生HS-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
(2)脱除H2S有多种方法。
①沉淀法。
将H2S气体通入ZnSO4溶液,只产生少量白色ZnS沉淀,即反应不完全。如果在ZnSO4溶液中事先加入CH3COONa,再通入H2S气体,则可得大量ZnS沉淀。
a.ZnSO4溶液吸收H2S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
b.加入CH3COONa后得到大量ZnS沉淀的原因是____
②沉淀氧化法。过程如图所示:

a.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b.资料1:Cu2+在反应Ⅲ中起催化作用:
i.Cu2++Fe2+=Cu++Fe3+
ii._____(将反应ii补充完整)
c.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d.下面实验证实了资料1,Cu2+能提高反应Ⅲ的速率。

i.试剂a是___,试剂b是___
ii.Cu2+提高反应Ⅲ速率的实验证据是____
2022-03-1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
(b)不同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KClNaCl
溶解度(g/100gH2O)0℃2835.74.7163
40℃40.136.426.3215
80℃51.33870376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配平后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滤渣1”和“滤渣2”的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步骤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步骤④中调pH,以下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填标号)。
a.b.KOHc.CH3COOHd.HCl
(3)在步骤⑤中加入适量KCl,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得到固体。
(4)化学还原法可除去废水中的,取含的模拟水样在不同pH条件下,分别向每个水样中加一定量的,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6价Cr的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使还原为Cr3+,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时,亚铁盐对+6价Cr的去除效果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1-18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高纯硅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某小组模拟工业上用在1357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的沸点为33.0℃,密度为;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③银氨溶液中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宜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单选)。
a.碱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硅胶
(2)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加热装置D至1357K;
②关闭K1
③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
④关闭K2
⑤打开K1,向安全漏斗中加入足量乙醇,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3)E中CCl4的作用是防倒吸和___________。“防倒吸”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银氨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
(4)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本实验制得高纯硅ag,则SiHCl3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根据高纯硅与消耗钠或乙醇的量也可以计算SiHCl3的利用率,这种观点____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
4 . 含碳物质的价值型转化,有利于“减碳”和可持续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做催化剂,可将转化为甲烷。已知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转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可将空气中的转化为甲酸根(),然后进一步可制得化工原料甲酸。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电解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阳极生成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L。
(3)乙苯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为:(g)+CO2(g)(g)+H2O(g)+CO(g),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由原料到“状态Ⅰ”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②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和,起始压强为,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乙苯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③乙苯平衡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乙苯平衡转化率随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7-04更新 | 5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还含有少量的铝箔、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萃取Co2+的反应原理:Co2++2HR(有机磷)CoR2+2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Ⅰ”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l(OH)4]
B.“酸溶”中H2O2的作用是将Co2+氧化为Co3+
C.“反萃取”中可加入H2SO4分离出Co2+
D.“沉钴”时增大Na2CO3溶液的浓度或滴加速率,能够提高产品的纯度
6 . 实验室研究从医用废感光胶片中回收银的方法。
(1)银的浸出
I.两步法:
已知:i.溶液与溶液直接混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i.
溶液将胶片上的单质银转化为,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溶液能溶解并得到含的浸出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解的原因:_______
II.一步法:用水溶解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表示)的混合固体,调节形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配成浸取液。将废感光胶片浸入浸取液中,发生反应:
③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角度分析加入的作用:_______
(2)银的还原
调节(1)所得浸出液的,向其中加入溶液(B的化合价为)至不再产生黑色沉淀,过滤得到粗银;滤液中的可以循环使用。补全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银浸出率的测定
称取m1g洗净干燥的原胶片,灼烧灰化后用溶解,过滤。滤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V1mL。另取m2g洗净干燥的浸取后胶片,用同样方法处理,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2mL。(已知:)
①银的浸出率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
②实验发现在浸取试剂均过量、浸取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与II相比,I中银的浸出率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7 . 含铬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一种烟气协同处理含铬废水(含CrO、Cr2O、泥沙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降”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泥沙等不溶物
B.“调pH”时存在CrO转化为Cr2O
C.H2SO4溶液更适合用盐酸代替
D.母液经处理可获得(NH4)2SO4
8 . 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不溶于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该反应比较缓慢且在高于170℃时易分解,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____,装置D中盛装KOH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制备KSCN溶液:将D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105℃,打开K1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
②打开K2,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3)装置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___(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5)取少量所得KSCN晶体配成溶液,将装置E中混合液过滤得溶液x,进行如下实验: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___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
2021-03-11更新 | 136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9 . 钴是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元素,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如:作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I.(1)基态C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II.利用原钴矿(含、NiS等杂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①在含一定量的溶液中:
溶于有机胺试剂,有机胺不溶于水。
③盐酸溶液中,有机胺试剂对金属离子的溶解率随盐酸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2)步骤i的目的是_______
(3)步骤ii中出现了淡黄色沉淀,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步骤iii中加入NaCl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
(5)步骤vi用作沉钴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碱式碳酸钴。实验测得在一段时间内加入等量所得沉淀质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曲线下降的原因___

(6)步骤vi沉钴中(常温下进行),若滤液中含量为,此时溶液的pH为___
(7)步骤viii中混合后,鼓入空气,经高温烧结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0 . 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平衡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2NO2(g)Δ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②反应I和反应II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填“反应I”或“反应II”),请写出判断的理由___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T℃时,各物质起始浓度及12min和15min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CO2

N2

0

0.200

0

0

12

0.050

0.075

0.075

15

0.100

0.050

0.450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

②在12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15min时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

③在15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NO、N2的浓度分别增加至原来的2倍4倍,此时反应v___v(填“>”、“<”或“=”)。

(3)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式:v(NO2)=k1·P2(NO2),v(N2O4)=k2·P(N2O4),速率与分压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p=___(用k1、k2表示);图中标出的点O、A、B、C、D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

2021-05-31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