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平衡体系探究影响平衡的因素,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得血红色溶液X,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Ⅰ.改变等离子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1)取溶液X,加入5滴溶液,得到溶液A;另取溶液X,插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铁丝得到溶液B,A、B两溶液颜更深的是___________ (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
(2)取溶液X,加入5滴溶液,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对平衡产生了影响;②不直接参与平衡体系的对平衡产生了影响。
实验Ⅱ.为了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各取溶液X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5滴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已知溶液颜色越深,透射率越小),结果如图所示。

(3)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KCl对平衡有影响,且KCl浓度越大,影响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4)针对产生上述影响的可能原因,学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产生的影响。       
猜想②:产生的影响。        
猜想③:___________
实验Ⅲ.探究盐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资料信息:
a.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
b.在溶液中存在反应
(5)根据上述信息,学习小组同学各取溶液X,分别加入5滴①去离子水、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进行实验,测得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能证明阳离子盐效应影响平衡体系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盐效应影响较大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
A.实验①②③          B.实验①②④            C.实验①③④
(6)已知对平衡没有明显的影响,解释出现实验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废矿渣的主要成分有,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铁、镍。

已知:i.黄钠铁矾有稳定、颗粒大、易沉降、易过滤、几乎不溶于水等特点;
ii.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①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萃取”可将金属离子进行富集与分离,原理如下:

则“反萃取”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碱性”、“酸性”或“中性”)环境进行。
(3)“氧化”中加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镍”过程同时产生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镍”时若溶液过大会导致的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铁”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量分析:
测定“酸漫”后的溶液中的浓度,可确定萃取剂添加的量。取“酸浸”后的溶液,然后用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②和③的速率方程分别为,其中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012345
0.1600.1130.0800.0560.0400.0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若增大容器容积,平衡时Y的产率增大
C.若,平衡时
D.若升高温度,平衡时减小
4 . 实验室以LiCoO2废渣为原料制备CoCO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Co2+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2HA(有机层)+Co2+(水层) CoA2(有机层)+2H+(水层)
(1)为了提高酸浸过程中钴的浸出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适当提高酸浸温度B.缩短酸浸时间
C.增加LiCoO2废渣的投入量D.将LiCoO2废渣粉碎并适当加快搅拌

(2)“酸浸还原”中,LiCoO2在Na2SO3的作用下转化为Li2SO4和Co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萃取”时加入试剂M,试剂M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向有机相中加入试剂M溶液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为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Ksp[Co(OH)2]=2×10-15。若反萃取后的溶液中c(Co2+)=0.02mol•L-1,则“沉淀”过程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沉淀”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1-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钒(V)被称为钢铁行业的“维生素”。从某钒矿石焙砂中提取钒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i.滤液A中的阳离子主要有H+、VO、Fe3+、Al3+等;
ii.“萃取”过程可表示为VO2++2HA(有机相)VOA2(有机相)+2H+
(1)“浸钒”时,为加快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浸钒”过程中,焙砂中的V2O5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还原”过程中,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2H+=Fe2++H2↑、2Fe3++Fe=3Fe2+和如下反应,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VO+Fe+___________=VO2++Fe2++___________
(4)“萃取”前,若不用石灰乳先中和,萃取效果不好,原因是___________
(5)写出“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用以下方法测量“浸钒”过程中钒的浸出率。从滤液A中取出1mL,用蒸馏水稀释至
10mL,加入适量过硫酸铵,加热,将滤液A中可能存在的VO2+氧化为VO,继续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过硫酸铵。冷却后加入3滴指示剂,用c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将VO滴定为VO2+,共消耗v1mL(NH4)2Fe(SO4)2溶液。
已知:a.所取钒矿石焙砂中钒元素的质量为ag;所得滤液A的总体积为bmL;
b.3滴指示剂消耗v2mL(NH4)2Fe(SO4)2溶液。
①用上述方法测得“浸钒”过程中钒的浸出率为___________
②若不除去过量的过硫酸铵,钒浸出率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6 .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氧化性几乎相同。
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n铜粉和m()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0.01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0.1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4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i.步骤a除去的原理是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b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实验Ⅲ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1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a物质为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 +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已用稀盐酸酸化的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至体系平衡,得红色溶液X,分别取3 mL溶液X放入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 mL的试剂①~④,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i.Cl-与Fe3+能发生络合反应:Fe3+ +4C1- [FeCl4]-(黄色);
ii.Fe3+与NO不能形成配位化合物;
iii.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忽略[FeCl4]-对透光率的影响。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用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升高,甲同学认为是溶液稀释导致颜色变浅,乙同学认为还可能是稀释的过程中,Fe3+ +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注入试剂④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①后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4)注入试剂③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②后高,可能是___________导致的(答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不需详细说明理由)。
实验II:探究不同盐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取2 mL溶液X,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各溶液的透光率如下表。
序号加入试剂溶液透光率
11 mL蒸馏水A1
21 mL 3 mol·L-1 KNO3A2
31 mL 3 mol·L-1 NaNO3A3

(5)丙同学发现A3>A2>A1,查阅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推断盐效应较强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试分析该离子盐效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6)拓展应用:盐效应对多种平衡体系有影响。
c(Na2SO4)/(mol·L-1)00.010.020.040.100.20
PbSO4溶解度/mg4.50.480.420.390.480.69
分析c(Na2SO4)在0~0.20 mol·L-1范围内,PbSO4溶解度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7)FeCl3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一种其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8 .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离子包含Mg2+、Ca2+。要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得到精盐水,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为___________
A.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B.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
C.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制取晶体的“结晶”操作为___________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灼烧海带时,应将海带放入___________中灼烧
A.烧杯               B.容量瓶             C.坩埚               D.锥形瓶
②请写出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海水显碱性,海水提溴过程中,先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调节海水pH可提高C1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2023-07-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
B.1 L 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
C.0.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数目为0.3
D.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个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少32 g
2023-06-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Ⅰ: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等体积、低浓度的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浴液a.各取3mL溶液a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显黄色;溶液中存在(黄色)。
(1)稀盐酸酸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采用浓度较低的溶液制备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2)从实验结果来看,KCl溶液确实对平衡体系有影响,且随着KCl浓度增大,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KCl溶液的加入使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少量盐溶液颜色
1红色
2KCl变浅
3略变浅
4NaCl变浅程度较大
①上述实验可证明盐效应影响了平衡体系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1和2       b.1和3       c.1和4
②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结论:的盐效应弱于的盐效应。
(4)取等体积的溶液a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溶液溶液颜色
51mL浓盐酸明显变浅,溶液偏黄
61mL去离子水略变浅
上述实验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