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盐酸羟胺(化学式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作还原剂、显像剂等,其熔点为152℃,易溶于水。
实验室以环己酮肟、盐酸为原料制备盐酸羟胺的反应原理如下:
(环己酮肟)(环己酮)
制备盐酸羟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搅拌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盐酸羟胺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溶解度()
2046.7
4054.9
6063.2
8071.1
(1)仪器甲中进水口应为___________
A.a处      B.b处      C.a处或b处均可
(2)反应过程中,将环已酮不断蒸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容器乙中收集到环己酮的水溶液,环已酮和水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_。
A.共价键B.离子键C.氢键D.范德华力
(4)反应后,从三口烧瓶的溶液中获取盐酸羟胺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
A.冷却结晶B.渗析C.蒸馏D.萃取、分液

称取0.500g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盐酸羟胺产品,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硫酸铁铵溶液充分反应,接着加入足量磷酸溶液(与形成无色配合物),最后用的酸性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的酸性溶液的体积为11.35mL。
反应原理为:①


(5)将反应②补充完整,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6)配制上述盐酸羟胺溶液所需要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___
A.电子天平    B.100mL容量瓶    C.滴定管    D.量筒
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7)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的纯度级别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纯度级别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
质量分数
已知:
2024-01-13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化学实验综合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2 .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分液漏斗中盛有浓硫酸,锥形瓶中装有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准备】
(1)写出实验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配制100mL溶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
【实验探究】
向3mL溶液中通入,观察到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放置12小时后,,红棕色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结合已有知识,针对溶液呈红棕色学习小组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水解产生了红棕色的胶体;
猜想2:与溶液中某种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棕色的配合物。
(3)为验证上述猜想,甲同学用激光笔照射该红棕色溶液,________,证明猜想1不成立。
(4)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猜想2正确,并设计了下表3组实验,以确定红棕色配合物的配体是中的哪一种(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组别

溶液1(1mL)

溶液2(2mL)

现象

a

溶液

的饱和溶液

溶液1和溶液2混合后,组别a、b、c所得溶液红棕色依次加深。

b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c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及有关信息可知,红棕色配合物中的配体是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依据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
(5)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利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吸光度,其中k为摩尔吸收系数;L为液层厚度即光路长度,在实验中液层厚度保持一致;c为有色物质的浓度。
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除了pH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还有一个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于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填写下表中空白处。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1

把1mL 0.1mol/L溶液与2mL饱和溶液混合均匀,溶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2

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讨论:若,则该因素不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若,则该因素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
(6)丁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配合物在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如:
丁同学设计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证明解离平衡的存在。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限选试剂为:溶液,溶液,固体,固体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结论

3

向3mL 0.1mol/L溶液中通入,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4

____________,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平衡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024-05-01更新 | 78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
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振荡试管,再向其中滴加4滴溶液,观察现象证明溶解度
B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再继续滴加溶液,观察现象证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再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现象证明的存在
D室温下,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证明室温下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A.AB.BC.CD.D
2024-05-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与现象结论
A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溶液,再滴加10滴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B探究其他离子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产生血红色,再加入少量溶液后血红色变浅说明钾离子对该平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判断水解常数大小:室温下,用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溶液的,前者大于后者水解常数大小:
D探究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并产生气体说明在相互促进水解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化学(二)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探究反应存在限度AgNO3溶液与Fe(NO3)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出两份混合液分别滴加KSCN溶液和K3[Fe(CN)6]溶液
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两支盛有5mL不同浓度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草酸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C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向1mLNaOH溶液中滴入2滴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D测定反应
NaHSO4溶液和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实验
A.AB.BC.CD.D
2024-03-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检验蔗糖是否水解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

B

探究镁和铝的金属活泼性向盛有浓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除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加入镁带的试管中迅速产生红棕色气体,加入铝片试管中无明显现象金属活泼性: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溶液中缓慢滴加浓硫酸,溶液黄色变为橙红色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

探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大小溶液中滴入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
A.AB.BC.CD.D
2024-04-2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适应性月考卷(八)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用pH计测量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的pH比大,说明酸性比
B溶液加热后置于冷水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蓝绿色,说明降低温度向逆方向移动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固体溶液颜色变浅,说明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D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说明
A.AB.BC.CD.D
8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探究Fe和S反应特点将适量硫粉和铁粉混合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并持续扩散,粉末呈黑色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比较沉淀的Ksp大小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浓氨水中,分别加入等量AgCl和AgI固体,充分搅拌氯化银溶解,碘化银无变化Ksp:AgCl>AgI
C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将装有NO2气体的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红棕色逐渐变浅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检验Na2S2O3样品是否含有Na2SO4杂质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滤液中出现浑浊该样品中含有Na2SO4杂质
A.AB.BC.CD.D
2024-05-2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9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准确测定中和热
B.用乙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硫酸与锌粒反应速率
C.用丙装置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D.用丁装置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10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B.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验证沉淀转化:AgCl转化为D.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