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 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2020-05-28更新 | 5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化学试题
2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根据图,升高温度,K值将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状态,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填字母,下同)。
a.υ生成(CH3OH)=υ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减小
2019-11-26更新 | 650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1 mol N2、3 mol H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N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
4 . 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c(CO)c(CH3OH)c(CH3OH)
4000.200.1000.080
4000.400.200
5000.200.1000.025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5 .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2019-01-30更新 | 1256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6 . 已知:4NH3(g) + 5O2(g) =4NO(g) + 6H2O(g),△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019-01-30更新 | 2101次组卷 | 7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普通班)化学试题
11-12高二上·湖南长沙·期中
7 . 密闭容器中:xA(g)+yB(g) zC(g)   △H<0,达到平衡后A气浓度为0.5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并再达平衡,测A浓度为0.3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右移动B.x+y>zC.B的转化率提高D.C的体积分数增加
8 . 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A(g)+nB(g)pC(g)+qD(g)。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 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_mol。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1(填“>”、“<”或“=”)______T2,该反应正反应方向的ΔH(填“>”、“<”或“=”)______0。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9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0.4 mol·L-1 KI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65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片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的转化率变小
C.D的物质的量变多D.a>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