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化工废弃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含少量NaCl与含铁化合物)为原料可制取七水合硫酸镁,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干燥盐泥6.9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缓慢滴加3.0mol•L-1H2SO4溶液,不断搅拌,得到酸解浆液,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配制3.0mol•L-1H2SO4溶液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加热酸解浆液,在搅拌下补加盐泥,调节浆液的pH接近6,继续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3)要证明铁元素已除尽,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4)向(2)所得滤液中加入6mol•L-1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将滤渣完全溶于3.0mol•L-1H2SO4溶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七水合硫酸镁。
(5)实验中制得七水合硫酸镁产品的质量为3.69g,则盐泥中MgCO3•CaCO3的含量为________%,将产品加热至77℃,测得固体失重率为43.9%,该温度下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49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 . 难溶电解质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已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含有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不变
B.悬浊液液中逐渐加入溶液,一定不发生
C.将几滴溶液滴入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证明
D.另取少量C中白色沉淀,滴入浓溶液使其溶解,可能是导致沉淀溶解
2022-07-07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3 . 严谨的实验设计能有效规避实验风险,能重复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由粗盐制备试剂级的NaCl的相关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
【粗盐的提纯】
第I步:称取20.0g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杂质),用80mL水溶解,加入1.0mol/L BaCl2至观察不到明显沉淀为止,用倾析法分离,保留滤液。
第II步:向滤液中先后加入过量2.0mol/L NaOH、1.0mol/L Na2CO3,过滤,再用3.0mol/L HCl调节pH至1~2。
第III步,加热浓缩至溶液刚刚出现微晶膜。
(1)第I步加入BaCl2时,证明SO已经除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第II步加入Na2CO3可以除去的离子为___________
(3)第III步加热浓缩时所用到的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已知:Ksp(BaCO3)=5.0×10-9Ksp(BaSO4)=1.1×10-10;如果省略第I步“倾析法分离”,所得氯化钠溶液的纯度将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受影响”)。
【试剂级的NaCl的制备】
第IV步,将第III步浓缩溶液转移至下图装置C中继续实验。

(4)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控制该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5)装置B中的广口瓶和装置C、D中的漏斗,其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溶液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NaOH溶液”、“NaHSO3溶液”或“浓H2SO4”)。
4 .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实验室用图②所示装置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变黑,则能比较Ksp(AgCl)﹥Ksp(Ag2S)
C.实验室用图③所示装置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
D.图④可由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某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还含有少量FeO、Fe2O3、CoO、SiO2)为原料制备NixOy和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时需将含镍废料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Ⅰ”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中添加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明添加NaClO3已足量,可用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进行检验。
(3)“调pH”过程中生成黄钠铁钒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沉钴”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沉钴”开始时c(Co2+)=0.10 mol/L,则控制pH≤_____________时不会产生Co(OH)2沉淀。(已知Ksp[Co(OH)2]=4.0×10-15,lg2=0.3)
(5)从NiSO4溶液获得NiSO4·6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加热浓缩溶液至有晶膜出现,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煅烧”时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8更新 | 103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6 . 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mL0.1mol/L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mol/L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
试管编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2滴0.1mol/LFeCl3溶液_____
4mL2mol/LNH4Cl溶液_____
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
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2)测得试管Ⅰ中所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2:____________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 “1”或“2”)。
7 . 下列实验设计的步骤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及现象
A 证明氯水有酸性 试样溶液变红色,且长时间不变
B 检验某红棕色气体是否为溴蒸气 试样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C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 I2NaI 溶液变蓝色
D 比较: Ksp(AgCl)>Ksp(AgI)AgN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有黄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2017-10-20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向含MgCl2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2 =3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MgCl2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该实验不能证明Cu(OH)2KspMg(OH)2Ksp
C.水的电离程度:A>B>C
D.若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CuCl2溶液,一定会有Cu(OH)2生成
9 . 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I.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根据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推测Mg也能在NO2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已知: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Mg3N2极易与水反应。


(1)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按的顺序为A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用来检验N2的实验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
(3)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存在Mg3N2____
Ⅱ.工业上以菱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为MgCO3,还有SiO2、FeCO3等杂质)制备纳米氧化镁。
(4)根据反应流程要求,先除去FeCO3,采用先酸浸再氧化的方法,其中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NH2)2可与H2O反应生成CO2和一种弱碱,流程后期,当除杂完成后,再加入CO(NH2)2开始沉淀Mg2+,该过程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017-05-05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钡中毒患者可尽快使用苏打溶液洗胃,随即导泻使Ba2+转化为BaCO3而排出
B.珊瑚虫从海水中获取Ca2+和HCO,经反应形成石灰石(CaCO3)外壳,逐渐形成珊瑚
C.泡沫灭火器原理3CO+2Al3++3H2O=2Al(OH)3 +3CO2
D.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利用了盐类水解的原理
2024-01-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