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电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盐桥中装有饱和KCl溶液。

①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②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从___________(填“a”或“b”,下同)到___________
③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移向___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④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未配平)消除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电极b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消耗标准状况下时,被消除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 . 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Cu 片是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装置中锌片上发生_____(“氧化”或“还原”)反应,写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3)电子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Zn→Cu”或“Cu→Zn”)。
(4)上图所示装置可将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3 . 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锌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__________(用表示)。
(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4)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的移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盐桥中的向左侧烧杯移动、向右侧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向右侧烧杯移动、向左侧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都向右侧烧杯移动
D.盐桥中的几乎都不移动

(5)若溶液中含有杂质,会加速电极的腐蚀、还可能导致电流在较短时间内衰减。欲除去,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填代号)。
A.B.C.D.
2024-01-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化学试题
4 . 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240mL0.10mol·L−1FeSO4溶液,需要称量FeSO4·7H2O固体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u∞×108/(m2·s−1·V−1)阴离子u∞×108/(m2·s−1·V−1)
Li+4.074.61
Na+5.197.40
Ca2+6.59Cl7.91
K+7.628.27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填“石墨”或“铁”)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
2024-01-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装置中使用的电解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桥中的移向___________溶液(填“”或“”)。
(4)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不同化合价的物质的转化,设计了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工作时,电子由___________(填“Cr””或“石墨”,下同)电极经导线转移到___________电极。
(2)部分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率如表:
阳离子阴离子
4.074.61
5.197.4
6.597.91
7.628.27
①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盐桥中最好选择作为电解质的原因:___________;该装置工作时,盐桥中向负极移动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设烧杯内液体体积均为,反应时,电极质量减少,石墨电极一侧变为。假设不迁移。
①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该装置的电子的有效利用率为___________
2023-12-2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的均减小                           d.乙中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2)乙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将的燃烧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实验测得定向移向A电极,则A电极入口通________气体(填“”或“”)。该装置中实现的能量转化关系为__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请问:①哪个烧杯中液体加水灯泡会亮起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两个烧杯中液体混合后导电能力会显著减弱?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仪陇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硝酸是中学常见的强酸,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硝酸的性质。
I.往0.1溶液中逐滴加入6稀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先变成棕色后逐渐变成棕黄色。对于棕色的形成原因,同学们提出猜想:
猜想1:溶液呈棕色可能是低浓度导致的。
猜想2:溶液呈棕色可能是(棕色)导致的。
猜想3:溶液呈棕色可能是溶解在溶液中导致的。
已知:(棕色)。
(1)溶液与稀硝酸生成和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有
(2)小组同学用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石墨1上有无色气泡冒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未观察到石墨2附近溶液出现棕色,说明猜想___________错误。

II.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是非常特殊的变化过程,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铝(已打磨掉表面的氧化膜)钝化所需的硝酸浓度。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如表,钝化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浓度/
()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电流计反转所需时间/s铝棒变化铜棒变化
7.5灵敏电流计指针大幅度偏向右侧不发生反转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8灵敏电流计指针大幅度偏向右侧,然后缓慢向左偏转8开始变暗,8s后有气泡产生开始有气泡产生,8s后逐渐溶解
9灵敏电流计指针大幅度偏向右侧,然后稍快向左偏转4开始变暗,4s后有气泡产生开始有气泡产生,4s后逐渐溶解
10灵敏电流计指针大幅度偏向右侧,然后快速向左偏转1迅速变暗并有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并逐渐溶解

(3)电解质溶液为7.5的硝酸:铝棒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4)电解质溶液为9的硝酸:0~4s内,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4s后铜棒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探究装置的尾气吸收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_(填标号)。
abcd
2023-11-1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9 . 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___极。
【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
(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实验现象
   ⅰ.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
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
(3)ⅰ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ⅱ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3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       
煮沸冷却后的溶液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
B.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
D.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0 . 都是大气污染物,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给予消除。
(1)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反应消除,并获得硫黄。已知:①,②,则___________
(2)利用CO还原NO的反应可消除汽车尾气引起的污染并获得电能,其简易装置如下图所示,(Na+交换膜两侧为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若B极区与A极区相差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3)利用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可消除雾霾中的
   
①该装置中电子的流向是___________(填“”或“”)。
②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10-17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