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A、B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A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B中Zn板是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Cu板上的现象是_______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B中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
2022-05-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通入O2
B.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
D.每转移0.4mol电子,生成1.8g水
2022-05-1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I.化学能与热能

(1)反应后①中温度_______,②中温度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由此判断①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②中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II.化学能与电能

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回答问题
(3)①中负极材料是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4)②中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
(5)③中Cu棒为_______极,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2022-05-0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在该电池中, 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SICON)隔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片允许 Li+通过, 不允许水分子通过
B.放电时,N 为电池的正极
C.充电时,接线柱 A 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Li+ +e− = Li
2022-03-09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式各样电池装置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6 . 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0.015mol
2021-12-21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2021-08-06更新 | 137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8 . 某研究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水果种类电极间距离电流
番茄1
番茄2
苹果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所用的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B.该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的材料为锌片
C.实验①和③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池电流的大小有影响
D.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对电池电流的影响
9 . 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为负极,Zn为正极
B.负极反应:Zn – 2e- = Zn2+
C.正极反应:Cu2+ + 2e- = Cu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2021-05-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最近科学家研发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附层b为电池的正极
B.“全氢电池”的总反应为:H++OH-=H2O
C.NaClO4的作用是传导离子并参与电极反应
D.Na+在装置中从左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