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是饮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及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也是中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固体,并探究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晶体易升华,溶液易水解。
Ⅰ.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2)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正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探究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CuCl和CuSC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CuCl。
猜想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CuSCN。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_______(填“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淡荧色)
反应B:(黄色)。
ii.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_______(填“>”或“<”)B,说明反应B_______(填“是”或“不是”)产生CuSCN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时,氧化性增强,可将氧化为。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溶液中同时加入KSCN、,立即生成白色沉淀CuSCN,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6)若向100mL溶液中滴加足量的KSCN和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CuSCN的质表bg,则CuSCN的产率为_______
2023-06-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4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 .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热0.5mol•L-1CuCl2蓝色溶液加热溶液变为蓝绿色,说明[Cu(H2O)4]2+转化为[CuCl4]2-吸热
B比较AgBr和AgCl的Ksp大小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Ksp(AgBr)<Ksp(AgCl)
C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放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红色鲜花颜色褪去,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室温下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再加入表面积相等的铁片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A.AB.BC.CD.D
2023-05-07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9练 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化学(2024届一轮复习通用)
3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验证在配合物中存在相互竞争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说明发生了到[的转化

B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变浑浊,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室中制取并检验乙烯乙醇,加入浓硫酸及少量沸石,逐渐升温至,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和溴水溴水褪色,说明产物中有乙烯生成

D

检验苯酚中是否混有少量苯甲酸向混合液中加入饱和溶液无气泡产生,证明不含苯甲酸
A.AB.BC.CD.D
2023-04-27更新 | 11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向盛有浓度均为混合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观察沉淀颜色
B制备晶体溶液中加入95%的乙醇
C比较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大小室温下,用计测量一定浓度某弱酸盐溶液的
D氧化性: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萃取上层为橙红色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探究电镀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用固体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E.

(2)用热纯碱溶液清洗钢制镀件表面的油污,热纯碱溶液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Ⅱ.探究银离子对镀层的影响。
【提出猜想】
镀层外观与浓度有关。
【查阅资料】
络合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现象
a

溶液(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疏松的黑色物质生成并伴随有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阴极区电解质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b

与过量混合(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光亮、致密的银白色物质生成,仍然有少量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少量阴极区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不变红。
【问题讨论】
(3)实验a中,溶液变红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氧化性:)。
(4)①实验a、b的阴极都伴随有气泡,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电极反应式)。
②实验b比实验a产生的镀层光亮、致密,其原理是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实验b中平衡不移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很小时,银镀层光亮、致密。
Ⅲ.探究温度、含量对镀层的影响。
表1:其他条件不变,与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含量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含量()镀层外观表象
10镀层模糊,无光泽
25镀层呈雾状,光泽不足
50镀层光亮、致密
表2: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温度/镀层外观表象
25光亮
35光亮
40光亮
55光亮不均匀

(5)表1中含量为时,镀层模糊、无光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表2中温度为时镀层光亮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Ⅳ.探究新配方电镀银。
由于电镀液使用氰化钾,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废液含剧毒的氰化物,不符合环境要求。由溶液和溶液组成电镀液也可以得到光亮、致密的镀层。
(6)使用新配方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已知:
2024-04-16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6 . 某中学同学在做铜与浓硫酸(装置如图)的反应实验时,发现有如下的反应现象:加热初期,铜丝表面变黑;继续加热,有大量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溶液变为墨绿色浊液,试管底部开始有灰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热,试管中出现“白雾”,浊液逐渐变为澄清,溶液颜色慢慢变为浅蓝色,试管底部灰白色沉淀增多;冷却,静置,将试管中液体倒入另一支盛水试管中,管壁发汤,溶液略带蓝色,将灰白色固体倒入水中,形成蓝色溶液。
   
(1)资料:聚四氯乙烯受热分解产生氯化氢,[CuCl4]2-呈黄色,[Cu(H2O)4]2+呈蓝色,两者混合则成绿色,铜的化合物中CuO、CuS、Cu2S都为黑色,其中CuO溶于盐酸;CuS、Cu2S不溶于稀盐酸,但溶于浓盐酸。该反应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______性,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该中学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上述现象探究:
(2)甲组同学查相关文献资料获知:在较低温度(100℃)下,浓硫酸氧化性相对较弱,生成的黑色沉淀为Cu2S,溶液变蓝,但没有气泡产生。请根据文献资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乙组同学对实验中形成的墨绿色溶液进行探究,特进行下列实验:
现象
I组取灼烧后的铜丝溶液变蓝
Ⅱ组直接取其铜丝(表面有聚四氯乙烯薄膜)溶液变成墨绿色
请解释形成墨绿色的原因:______
(4)丙组同学对白雾的成分经检验为H2SO4,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白雾为硫酸:______。溶液的蓝色变浅,灰白色沉淀增多,这现象体现浓硫酸的______性。
(5)丁组同学进一步对灰白色沉淀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最后沉淀为黑色,取其黑色沉淀,进行成分探究:
滴加适量稀盐酸,则发现黑色沉淀几乎不溶解,溶液也不变蓝,则说明黑色沉淀中不含有______
滴加适量浓盐酸,振荡,加热,观察到黑色沉淀几乎完全溶解,溶液呈略黄色[CuCln]2-n(n=1~4)。写出CuS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最后,丁组同学经过实验论证证明黑色沉淀中除了有CuS、Cu2S,还有S等。
2023-05-29更新 | 4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试卷(二)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新制悬浊液的反应。
资料: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能与氨水反应生成,该物质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而使溶液显蓝色。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1)装置B的作用是控制气体的流速,则B中试剂是_____
(2)通入前,实验Ⅰ、Ⅱ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Ⅰ通入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分析实验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的可能原因_____
(4)同学们对实验Ⅱ中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探究。
①甲同学取少量白色沉淀,洗净后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实验方案如下:

填写下表空格:
试剂1_____试剂2蒸馏水
现象1_____现象2_____

(5)实验Ⅰ和实验Ⅱ中与新制悬浊液均发生了_____反应,反应现象的不同与_____有关。
2023-10-25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8 . 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活动探究】结合课本完成探究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任务实验过程与现象 结论
1.探究氯化铜固体在溶解并稀释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
2.分别以氯化铁和硝酸铁为原料,探究Fe3+溶液显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Ag(NH3)2]+并用于与葡萄糖反应得到银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Cu2+与氨水和OH-反应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课前)-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9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
A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NO2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证明加压平衡朝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
B铜的电解精炼待精炼的铜和纯铜连接外加直流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电解阳极上铜逐渐溶解,阴极上铜逐渐析出,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C制备[Cu(NH3)4]SO4·H2O晶体向4mL 0.1mol/L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形成难溶物,并继续滴加沉淀溶解,然后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反应过程中,NH3的N给出孤对电子,Cu2+接受电子对,形成了稳定的配位键[Cu(NH3)4]2+
D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然后再用盐酸除去利用Ksp(CaSO4)> Ksp(CaCO3),实现沉淀的转化
A.AB.BC.CD.D
2022-01-21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3.4 配合物与超分子-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0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Co(NH3)6]2+会逐渐失活变为[Co(NH3)6]3+。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Ksp[Co(OH)2]=5.9×10-15Ksp[Co(OH)3]=1.6×10-44
ii.Co2++6NH3[Co(NH3)6]2+K1=1.3×105
Co3++6NH3[Co(NH3)6]3+K2=2×1035
iii.[Co(NH3)6]2+和[Co(NH3)6]3+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NH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CoCl2溶液或CoSO4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0.1mol/LCoCl2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III得出结论:Co2+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IV,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Co(OH)2>Co2+:Co2+-e-=Co3+在碱性条件下,OH-与Co2+、Co3+反应,使c(Co2+)和c(Co3+)均降低,但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III和IV推测氧化性:Co3+>Cl2,设计实验证明: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H2SO4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
(3)催化剂[Co(NH3)6]2+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Co(NH3)6]2+能被氧化为[Co(NH3)6]3+而失活的原因: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Co(NH3)6]2+的再生:____
示例:CoCoCl2Co(OH)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