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性质探究。

已知:①“绿矾”高温受热可完全分解得红棕色固体和气体混合物;
熔点,沸点;熔点,沸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硫酸: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活塞,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绿矾。
(1)绿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石英玻璃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和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探究的性质:在装置中先后加入同浓度同体积不同的钡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流速一致。四次实验分别得到如表图:

①已煮沸的

②未煮沸的

③已煮沸的

④未煮沸的


(4)图中,用化学用语解释曲线①缓慢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四组实验分析,④中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使溶液酸性增强,化性增强,氧化的速率加快。
(5)上述四次实验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024-05-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I.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集气瓶c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浓硝酸稀释后加入具支试管再与铜片反应,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c中仍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时向集气瓶c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集气瓶c中逐渐充满无色溶液,请写出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集气瓶c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标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问题讨论
(5)用等质量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则产物是
4 . 硫酸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生成,反应方程式为:,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如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缓缓通入,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管中残留固体红色粉末是
B.装置b中的试剂为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C.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D.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应该先检验
2024-03-11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周练A卷(1)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注:已检验装置气密性,且实验前已经用氮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1)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A中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配平该反应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_______
②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生成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
(3)打开装置A、C中仪器a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又继续如下实验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滴稀溶液,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甲同学由此认为发生了反应,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_______离子(写离子符号)。
②乙认为甲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中混有杂质,乙认为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
③丙认为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发生反应,因氯气的水溶液加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改为取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X,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证明,X是_______(填编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品红溶液
(4)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 . I.氮元素对动植物有重要作用,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1)在实验室中由固体物质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按气流方向表示导管连接顺序);仪器E中的碱石灰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无水替代。
   
Ⅱ.氨催化氧化法是制硝酸的重要步骤,探究氨催化氧化反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H中有白烟生成,该白烟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装置Ⅰ中溶液变成蓝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Ⅰ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以用___________(填标号)作为罐体材料;
A.镁       B.铁       C.锌       D.铜
此罐体材料的金属在工业上常采用冶炼的方法为___________
Ⅲ.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下(A、B为铂电极)。
   
(5)该电池的正极为___________(填“A”或B)电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下列含氮物质参与的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①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混合后搅拌       ②氨的催化氧化
③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④硝酸铵固体投入水中
2023-07-08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研究其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为了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某同学设计装置F来代替装置A,若选用装置F制取O2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
(4)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来检验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供选择试剂:品红溶液、蒸馏水、0.5mol/LBaCl2溶液、酸性KMnO4溶液。
①c中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e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f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
②若b中反应已充分进行,c,d,e,f都有预期的现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3-07-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
8 .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C中盛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浓氨水,B为碱石灰,C中盛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C.若A为浓硫酸,B为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2023-06-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9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以下仪器组合的装置制取氯水,并探究氯水中次氯酸的分解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现要求从如图中选用所置的仪器(可重复选用重成鲁制取并收集航气的装置,则装置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实验中用仪器C收集Cl2时,进气口应为______(填字母)。烧杯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制备氯水
(3)将收集到的氯气溶于水中,得到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Ⅲ.探究次氨酸的分解规律
用数字传感器测量光照条件下装有氨水的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以及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装置如图1所示,测量的数据如图2所示。



(4)依据数字传感器所测量的图2中(1)和(2)数据,次氨酸充照分解所得到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次氯酸光照分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023-04-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Ⅰ.的收集和吸收:
(1)若用图甲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____口进入(选填“m”或“n”)。
(2)已知难溶于。图乙、丙、丁、戊四种装置中,能用来吸收的是_____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学习了,反应的相关知识后,欲探究镁是否与气体反应,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图(注:石棉绒是一种耐火材料,不参与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若可供选择的固体试剂有:木炭、铜片、亚硫酸钠固体。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B中所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名称),作用是___________
(5)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实验完毕后观察到石棉绒上有黄色物质生成,将石棉绒及其附着物投入到稀盐酸中,会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镁与除了发生反应外,还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2023-04-2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