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5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质间的氧化性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的离子反应式为ClO-+Cl-+2H=Cl2↑+H2O
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起吸收尾气的作用
C.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换
D.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可证明氧化性:Cl2>Fe3>I2
2024-05-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hx02
2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3 . 化合物(YW4)2X2Z4·W2Z为无色柱状晶体,受热易分解,已知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可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化合物分解出的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W4)2X2Z4·W2Z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C.反应开始前通入Y2,可以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
4 .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未排序)
①将A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中的试管微微加热
②将仪器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③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
④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仪器B上提
⑤反应结束后,再将仪器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澄清的石灰水
B.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C.进行操作③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生成
D.当时,NO、尾气可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024-01-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中盛放的是,装置中会发生2个反应
B.b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
C.c中会观察到固体颜色逐渐变白,伴有发热的现象
D.d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6 .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已知: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振荡,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①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
B.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
C.实验③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
D.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 . 实验小组研究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和现象:
i.先向硬质玻璃管中加一定量钠,再迅速通入至澄清石灰水浑浊,然后点燃酒精灯。
ii.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
iii.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
iv.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C
B.步骤iii证明也可以发生类似于的反应
C.步骤iv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
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反应并被还原
2023-11-0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8 . 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______________决定。观察_______,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_______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3)关于图(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一段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是非电解质
B.图(2)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图(2)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Ba(OH)2、H2SO4和BaSO4都是电解质
(4)书写下列两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_______
②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_______
(5)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aHSO4属于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②将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否出现如图(2)的导电性曲线_______
A.能           B.否
2023-10-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氢氧化镁固体在氯化铵中溶解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实验序号试剂X实验现象

实验一溶液,5.0mL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
实验二溶液,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实验三溶液,5.0mL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
实验四溶液,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实验五0.01mol/L蒸馏水,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已知:①;②常温下,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通过实验一和二,氢氧化镁溶解可能是铵根或者氢离子作用的结果
B.若加入试剂X为0.1mol/LHCl溶液5mL,实验现象为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与实验一形成对照,可以说明溶解
C.实验三和四中加入可以排除的干扰,因为溶液显中性
D.通过以上四个实验证明,溶解的原因是和形成了更难电离的
2024-05-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四)
10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所用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进一步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和CuS,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利用装置A用不同浓度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继续实验探究,并获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已知:、CuS不溶于稀硫酸。
硫酸浓度/(mol·L)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15约150约236
16约140约250
18约120不消失
A.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称量,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再取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
B.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有生成
C.相同条件下,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易消失
D.硫酸浓度为16 mol/L时,先升温至:250℃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产生黑色物质
2024-04-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