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刘丽同学在实验室看到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经询问老师得知可能是食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于是她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探究。
【作出猜想】
(1)猜想1:可能是食盐 猜想2:可能是_____ 猜想3: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的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②受热易分解;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实验探究】
(2)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白色粉末不是_____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
再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反思评价】
(3)张伟同学认为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这种白色粉末就是碳酸钠,他的理由是_____
【继续探究】
(4)小组同学们于是另取了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管口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再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给试管加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得出该白色粉末是_____
【交流总结】
(5)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刘丽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如下方法:
①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②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③加入稀盐酸进行鉴别;④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拓展延伸】
(6)碳酸氢钠俗称_____,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生产食品,主要起发泡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认为碳酸氢钠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_____
2024-04-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化学试卷
2 . “84消毒液”是家居常用的防疫用品,某小组同学查看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
【浓度】
注:①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将“84消毒液”原液稀释配制成的溶液。
①稀释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释时,需要取用__________mL“84消毒液”原液。
③下列操作会使溶液中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取用久置的“84消毒液”原液进行稀释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量取“84消毒液”原液时,仰视读数
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的反应:

①将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可观察到试管内产生黄绿色气体,pH试纸__________
②棉花团蘸取的溶液A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③该小组查资料得:“84消毒液”也不能与双氧水混合,两者混合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使其消毒能力大大降低,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中盛放的是,装置中会发生2个反应
B.b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
C.c中会观察到固体颜色逐渐变白,伴有发热的现象
D.d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4 . 在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中有如下实验:将无锈铁钉浸入CuSO4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Al和CuSO4溶液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1)预测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将一端缠绕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如图),观察现象。

(2)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改进】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浸入CuSO4溶液,观察现象。
(3)填写实验报告单:
序号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铝丝周围出现蓝绿色物质CuSO4溶液呈弱酸性,与Al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蓝绿色物质成分待探究
24h后,铝丝仍光亮;48h后,铝丝表面出现少量红色物质红色物质是_______,说明A1能和CuSO4溶液反应,但反应较慢
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反应生成的Al2(SO4)3为无色;Al2(SO4)3溶液的密度_______(填“>”或“<”)CuSO4溶液

【深入探究】为研究上述异常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继续开展探究。
资料:①Cu2(OH)2SO4呈蓝绿色,不溶于水;②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4)取出铝丝,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蓝绿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欲加快Al和CuSO4溶液的反应,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通过探究,同学们提出了铝制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6)下列食品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食醋B.食用油C.面粉D.咸菜
2023-09-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民间流传: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菠菜豆腐是否不能同食”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
②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草酸钙()
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
(1) “菠菜豆腐不能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探究一】菠菜中部分成分分析
   
(2)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
(3)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用HAc表示,写出步骤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由此可见菠菜豆腐不能同食。以下饮食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禁吃菠菜        B.高钙牛奶可与菠菜同食          C.菠菜烹饪时可用开水烫,可降低草酸盐含量
【探究二】某草酸钙晶体()热分解研究。
按下图装置将草酸钙晶体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探究(假设装置中各试剂均足量)
   
(5)①反应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硫酸铜粉未变蓝,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C、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E中CuO变红,说明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A中残留固体为氧化物。
③对上述装置从环保角度提一个改进建议___________
(6)某研究所利用SDT 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计算中的x___________
③残留固体为时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写出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5-26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NaNO2并探究其性质。
查阅资料信息: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②酸性KMnO4溶液可将低价氮的氧化物或酸根离子氧化为NO
(1)NaNO2的制备(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已检查装置气密性)。

①若没有装置B,则装置C中Na2O2与水发生反应: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②制得的NaNO2固体中混有的杂质主要为NaNO3,改进措施是在装置A、B间添加_____,提高NaNO2的纯度。
③装置E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验证亚硝酸钠与70%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为NO和NO2的混合气体。
已知:FeSO4溶液可吸收NO;NO2的沸点为21℃,熔点为-11℃。

①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②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1,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
(3)测定某亚硝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该样品的杂质均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的含量。称取2.0g亚硝酸钠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再用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
实验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9.9710.0212.0110.01
该亚硝酸钠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7 . I.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填写编号)。
(2)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E为收集氧气装置。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2023-03-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SO2气体还原Fe3的反应,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3-02-21更新 | 960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西畴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9 . 如图所示,将潮湿的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实际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水       ④饱和食盐水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③④
2023-02-07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干燥的Cl2和干燥NH3的能否反应。

(1)B装置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D中的药品为_______(填名称),F中的药品为_______(填名称)
(3)反应发生后E中产生大量白烟,推测Cl2和NH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