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X的浓溶液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体现了X的___________性。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收集了一些含有S元素的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变小,小攀认为可能是因为酸雨中的亚硫酸被氧化为了___________。小登觉得可以设计实验验证这一推论,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
(3)配平下列反应:___________

(4)如图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

二氧化硫具有:①漂白性、②酸性氧化物性质、③还原性、④氧化性,上述装置中对应表现出的性质是:A中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B中___________;C中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9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2 . 亚硝酸钠(NaNO2)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味微咸,有毒;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允许限量做食品添加剂,用于防腐和肉制品增色。某化学小组对亚硝酸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探究。
(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据此推断NaNO2__(填字母)。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资料表明:误食NaNO2后,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转变成三价铁,失去携氧功能,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①预测性质:上述过程中NaNO2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②实验和结论:取NaNO2固体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填“FeSO4溶液、KSCN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据此得出预测结论。
(3)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工业制备亚硝酸钠的途径有两种。
途径一:NaNO3加热到380℃分解2NaNO32NaNO2+O2↑。
途径二:NaOH溶液吸收NO、NO2气体。
①写出途径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制备等量的NaNO2途径一与途径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模拟工业上制取硝酸:

(1)控制氧气的流速是制硝酸的关键,该实验可通过观察氨水中_________控制氧气的流速。
(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A中挥发的水蒸气会影响B中的反应温度,所以在AB之间插入装有_________的干燥装置。
A.浓                 B.碱石灰                 C.
(4)实验后装置物质的量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名称)。(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5)工业上要获得浓度较大的硝酸,往往在稀硝酸中加入吸水剂硝酸镁,然后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蒸馏,但不能采用较高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环境保护角度设计制备硝酸铜的方案,实验室可提供新制硝酸、Cu粉,写出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实验小组对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用pH计测定1.0溶液约为4.6,分析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探究镁与NH4Cl溶液的反应:实验Ⅰ、Ⅱ所取镁粉质量均为0.5g,分别加入选取的实验试剂中。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5mL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

5mL
NH4Cl溶液(pH=4.6)
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①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经检验实验Ⅱ中刺激性气味气体为NH3和H2的混合气体,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NH3的原因______
③已知灰白色沉淀中含有Mg2+、OH-。为研究固体成分,进行实验:将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无明显浑浊。将洗涤后的固体溶于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推测沉淀中含有______,灰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④针对实验Ⅱ比实验Ⅰ反应剧烈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l:NH4Cl溶液中的H+溶解了Mg(OH)2
假设2:NH4Cl溶液中的溶解了Mg(OH)2
为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取2根覆盖了Mg(OH)2的Mg条,分别同时放入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饱和NH4Cl溶液中。饱和NH4Cl溶液中反应更剧烈。

向饱和NH4Cl溶液中滴加浓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或略显碱性,再放入覆盖了Mg(OH)2的镁条。剧烈反应,但是比实验Ⅲ饱和NH4Cl溶液略慢,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实验结论是______
(3)甲同学通过深入思考,认为Mg与NH4Cl溶液反应剧烈.可能还与有关.并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证据为______
(4)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化铁(FeCl3)是一种易潮解、易升华的无机化工产品。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氯气(Cl2),并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反应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B、C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颈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改进方法中需要用到的试剂为___________
A.浓硫酸       B.无水CaCl2       C.无水硫酸铜       D.碱石灰
6 . 2021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新发现大量青铜器,如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等。如图中的文物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之一,由于时间久远,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O2、CO2作用产生的,其化学式为Cu2(OH)2CO3,请用学过的方法对其展开探究。

(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获知的Cu2(OH)2CO3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其中两点)。
(2)从不同的物质分类标准的角度分析,“铜绿”不属于___________
A.铜盐       B.碳酸盐       C.碱式盐       D.碱       E.含氧酸盐       F.碱
(3)从“铜绿”的组成、类别和性质的关联角度,预测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表达(注:选写两个你认为可以实现的反应方程式,并且尽可能使得到的产物形态不同)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以“铜绿”为反应物可以实现以下物质转化:

反应④使用的是气体还原剂,且得到的产物之一,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 .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研究和应用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Ⅰ.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⑦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该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R,用电子式表示R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2)①~⑦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3)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浸入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若锌片的质量减少了,则导线中通过电子___________
Ⅱ.某小组为探究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
序号实验①实验②
实验操作
现象溶液变为黄色
(4)实验①可得出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
(5)实验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甲同学根据此现象得出结论:氧化性。乙同学认为实验②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他补做了实验③。
实验③另取实验①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少许,先加入足量的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溶液和淀粉溶液。
补做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3-07-1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的制备、性质以及含量测定进行探究。
Ⅰ.制备二氧化硫
用70%的浓硫酸与固体反应制备气体。
(1)制备气体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的性质
在下图装置中先后三次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不同条件下的钡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打开开关K,通入流速一致。三次实验现象如下表:
已煮沸的溶液未煮沸的溶液己煮沸的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三次实验分别得到如下图:
   
(2)A装置中覆盖食用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图中,曲线①呈缓慢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曲线②出现骤降,这是因为溶液中溶解的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写出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
(4)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密闭容器中的的酸性溶液,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经过溶液恰好褪色,假设样品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则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为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9 . 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夹持装置略)。
   
(1)用上述装置探究的性质。
①Ⅰ中为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Ⅱ中为酸性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
③Ⅲ中为溶液,可产生淡黄色浑浊,体现了___________性。
④Ⅲ后需用足量的浓溶液吸收剩余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用上述装置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其中Ⅱ中为品红溶液,Ⅲ中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①Ⅰ中的试剂可以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溶液             b.溶液             c.溶液
②证明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7-11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10 . 某科研小组对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文献资料: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5% CuSO4
溶液体积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振荡后现象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2 mL5滴浅蓝绿色沉淀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2 mL0.5 mL浅蓝色沉淀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5滴2 mL蓝色浊液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1)实验ⅰ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___________的新制Cu(OH)2浊液与乙醛反应生成了Cu2O。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3 mL H2O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3 mL 10% NaOH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① 由实验ⅳ的现象推测:实验ⅱ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___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微粒符号解释),写出实验ⅴ中该微粒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加热,无色溶液先变为亮黄色,逐渐加深为橙黄色。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