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表列出了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方法Ⅰ用氨水将转化为,再氧化成
方法Ⅱ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CO、)将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
方法Ⅲ溶液吸收,再经电解转化为
(1)如果不对燃煤烟气脱硫,易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一般指的是pH小于___________的降雨。
(2)方法Ⅰ中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
(3)能提高燃煤烟气中去除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填字母)。
A.增大氨水浓度B.升高反应温度
C.使燃煤烟气快速通过氨水D.通入空气使转化为
(4)采用方法Ⅰ脱硫,并不需要预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方法Ⅱ中CO将还原为S时,自身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对方法Ⅲ 吸收后的溶液加热可使吸收液再生,其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7)下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黄色褪去非金属性:Br>S
Bb处变为红色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c处变为蓝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Dd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
A.AB.BC.CD.D
2023-09-1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图是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⑤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9,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
(3)非金属性:④_______⑤(填“>”或“<”),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4)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_
(5)下列关于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
c.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最强
(6)为研究②单质(X)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液体a现象
蒸馏水Ⅰ.X浮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产生少量白雾
盐酸Ⅱ.X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剧烈,产生白雾
浓盐酸Ⅲ.X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Ⅰ中现象说明X与水反应放热
B.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Ⅲ中白雾比Ⅱ中多,说明Ⅲ中反应放热比Ⅱ中更多
D.推测Ⅲ中反应缓慢可能与以及生成的白色固体有关
2024-02-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3 . 是一种常见试剂,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用途。
I.不稳定、易分解,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实验装置。
   
(1)若利用图甲装置,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有同学提出将改为___________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如图为某小组研究的酸、碱对分解的影响。该小组提出可以用固体与溶液反应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快速制氧气,其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时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乙、丙、丁四图所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小,其分解越慢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分解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分解越快
D.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浓度越大,对分解速率的影响越大
(6)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 B.反应限度 C.反应焓变 D.反应路径 E.反应活化能 F.活化分子百分数
2023-07-15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4 . 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HCl的下列性质中,由氯元素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中的___________杂质。
(3)尾气处理装置D可模拟制备___________(填一种化工产品的名称)。
(4)①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的溶液迅速出现棕色。此时,若生成物质的量为,则理论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HCl有___________mol。
②继续通气一段时间,装置C溶液先变深棕褐色,后变浅,当褪至无色时立即结束实验。据文献报道,碘元素生成碘酸(,中强酸),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碘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碘酸的一种化学性质,请补全实验方案(见如表)。
限选试剂:溶液(浸有铁粉)、溶液、石蕊试液、;溶液、溶液。
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装置C的溶液到试管中,除去过剩和HClO后,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制备乙酸乙酯并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I.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产物的探究
反应结束后在试管②中看到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取下试管②进行振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甲同学认为下层溶液褪色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甲同学的推测产生质疑。
资料:酚酞是一种白色晶状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2)乙同学的推测是:_______
两位同学针对各自的推测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甲同学用pH计测得饱和碳酸钠溶液(浓度约为2mol/L)的pH为12.23;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振荡后的试管②中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三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______
b滴入乙酸溶液_______
c用pH计测溶液pHpH为12.21
(3)b中现象为_______,实验1的结论_______
实验2:
序号操作现象
d试管②中分离出的上层液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溶液变成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e取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与试管②中上层液体体积相等的纯净的乙酸乙酯,振荡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对乙酸乙酯收集装置中产生的现象进一步实验和分析,最终确认了酚酞褪色的原因。
III.拓展延伸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丙同学还有新的发现,他查阅到以下资料:
资料:室温下,当酚酞试剂滴入pH>13的无色溶液时,溶液先变红,静置后褪色。
(5)据此资料,丙同学想到了一种区分1mol/L碳酸钠溶液和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
2023-01-11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_(填字母)。
A.腐蚀品B.爆炸品C.有毒品D.易燃品
(2)“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84消毒液”为混合物
B.“84消毒液”可用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C.“84消毒液”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
(3)如图是探究氯气性质和用途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B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设置装置C、D、E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与该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③装置F可用于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烧杯G的作用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3-01-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化学试题
7 . 氯元素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某化学活动社团为了探究氯气的制法、性质和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氯气的颜色_______,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H中使用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
(2)写出在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C中有色布条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氯气通入F中可实现工业制取_______
2023-01-0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资料的收集和实验探究。
(1)乙醇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工业生产中,用乙烯与水反应制得乙醇,该反应类型为____
(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①装置甲中水浴的作用是____,装置乙中试管a中收集到的物质有____
②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铜网交替出现变红和变黑的现象,则由黑变红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①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的目的是____;一段时间后试管B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②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
2022-09-10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工业上氯气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同学研究氯水性质实验片断的活动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文字或反应)

观察氯水颜色_______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向氯水中滴入溶液有无色气体生成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品红试纸上红色褪去_______
(3)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

①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②下列不能用于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是______。(填序号)
a.HCl酸性强于
b.HCl稳定性强于
c.可以氧化S生成
(5)若装置A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通入少量氯气后,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______,即可证明非金属性:Cl>I。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
(6)右下图是用强光照射密闭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的图象,下列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与图象相符的是______

a.溶液颜色的变化             b.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溶液的导电能力             d.溶液的漂白能力
2022-09-06更新 | 44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题
10 . 草酸及其盐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某兴趣小组计划制备草酸并研究其性质。
I.草酸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催化剂加入100mL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中,待溶解后,倒入三颈烧瓶,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缓慢均匀地通入用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气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后的产品及母液倒出,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

(1)装置A中选择的试剂组合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装置C除干燥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_
a.水、粉末状电石    b.饱和食盐水、粉末状电石
c.水、块状电石     d.饱和食盐水、块状电石
(2)实验中草酸的产量与起始硝酸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点后草酸的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装置E得到的溶液中除含有大量的外,还可能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
II.草酸纯度的测定
称取2.500g草酸()样品,配成1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硫酸酸化,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4)下列仪器中,在配制该溶液时一定需要的是_______(填对应仪器名称)。

(5)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刚滴下少量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并没有马上褪去,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又很快褪去,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此草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序号123
滴定前的刻度/mL0.200.801.03
滴定后的刻度/mL18.6919.3120.24
2022-07-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