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如下:

①A中为一定浓度的硝酸与Mg片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后,在B中只生成一种盐,剩余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其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②从C进入D中的气体有两种,且体积比为1∶1;
③将D加热一段时间后,E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设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且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中的液体药品均过量。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硝酸在装置A的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设计实验,证明B中生成的这种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向反应后的A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其体积为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同温同压),写出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硝酸与Mg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可促进得到电子,使其___________性增强,进而与发生反应。
(2)探究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接近】。
装置序号试管内药品现象
浓盐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硫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浓盐酸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探究以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电极表面有析出。
①该装置中左侧电极作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写出该装置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
片、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能,在右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b.若不能,说明原因。
2024-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3 . 某小组为探究含硫化合物(NH4)2S2O8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探究(NH4)2S2O8的氧化性。实验操作:向小试管中加入2mL0.2mol/LKI溶液,并滴入两滴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0.2mol/L(NH4)2S2O8溶液,试管中溶液立即变蓝。取上层清液检验,证明溶液中存在
(1)(NH4)2S2O8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已知:I2可与S2O发生反应:2S2O+I2=S4O+2I-。为了进一步探究S2O与KI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设计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0.2mol/LKI溶液/mL0.01mol/LNa2S2O3溶液/mL蒸馏水/mL0.4%的淀粉溶液/滴0.2mol/L(NH4)2S2O8溶液/mL变色时间/s
4.004.022.0立即
4.01.0V12V230
(2)上述实验Ⅱ中的V1=___________;V2=___________
加入Na2S2O3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NH4)2S2O8与KI反应的速率远低于I2与Na2S2O3反应的速率;
猜想2:(NH4)2S2O8先与Na2S2O3反应,Na2S2O3消耗完后才与I-反应。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组同学补充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0.2mol/LKI溶液/mL0.001mol/L碘水/mL0.01mol/LNa2S2O3溶液/mLCCl4/mL0.4%的淀粉溶液/滴0.2mol/L(NH4)2S2O8溶液/mL实验现象
20201000.2下层溶液显浅紫色
05200220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一段时间后又变蓝
(3)验证猜想1的实验设计为___________(填“实验Ⅲ”或“实验Ⅳ”下同)。
(4)实验Ⅲ中下层溶液显浅紫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知____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成立。
2024-04-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4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生成正盐的;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请写出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5℃,的电离常数的电常数溶液中___________(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
(3)某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中溶液浓度均为)
ⅰ.实验1和2,探究加入水解程度的影响;
ⅱ.实验1和3,探究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序号温度
140.000
220.010.0a
340.000
①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补充数据:a=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该结果不足以证明加入促进了的水解。根据___________(填一种微粒的化学式)的浓度增大可以说明加入能促进的水解。
③已知水解为吸热反应,甲同学预测,但实验结果为。实验结果与预测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小组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常数确定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查阅资料:溶液起始浓度。
试剂:溶液、盐酸、计。
实验:测定水解常数,完成下表中序号6的实验。
序号实验记录的数据
4溶液,用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体积为VmL
5纯水的pHb
6___________c
下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用含V、b、c的计算式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___________,可以说明温度升高,促进水解。
2024-03-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和染料等。实验室某实验小组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氯气并对氯气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K为开关,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检验装置A、B的气密性:将仪器①的活塞和开关K关闭,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至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若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5)装置C中为湿润的KI-淀粉试纸,通入后试纸变蓝,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氯气与金属钠之间的反应,欲在装置C中直接放置一块纯净的金属钠进行实验,该方案存在不妥之处,请你指出不妥之处并改正:__________
6 . 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平衡体系探究影响平衡的因素,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得血红色溶液X,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Ⅰ.改变等离子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1)取溶液X,加入5滴溶液,得到溶液A;另取溶液X,插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铁丝得到溶液B,A、B两溶液颜更深的是___________ (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
(2)取溶液X,加入5滴溶液,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对平衡产生了影响;②不直接参与平衡体系的对平衡产生了影响。
实验Ⅱ.为了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各取溶液X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5滴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已知溶液颜色越深,透射率越小),结果如图所示。

(3)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KCl对平衡有影响,且KCl浓度越大,影响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4)针对产生上述影响的可能原因,学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产生的影响。       
猜想②:产生的影响。        
猜想③:___________
实验Ⅲ.探究盐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资料信息:
a.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
b.在溶液中存在反应
(5)根据上述信息,学习小组同学各取溶液X,分别加入5滴①去离子水、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进行实验,测得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能证明阳离子盐效应影响平衡体系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盐效应影响较大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
A.实验①②③          B.实验①②④            C.实验①③④
(6)已知对平衡没有明显的影响,解释出现实验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草酸(H2C2O4)是一种还原性的二元弱酸(常温下,草酸的电离常数K1=5.4x102,K2=5.4x105 ),主要存在于菠菜等植物中。
(1)常温下,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曲线如图,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 2c()+2c()+2c(H2C2O4)=c(Na+)

则a点所示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推测其有还原性。为了验证与Fe2+ 的还原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10mL 0.5mol•L1 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1 K2C2O4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资料: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Fe3++3=[Fe(C2O4)3]3   K=1.6×1020
①该小组同学学并未检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有Fe2+,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和Fe3+ 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 经进一步研究分析,同学们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了的还原性强于Fe2+

i.闭合K,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取少许左侧溶液,滴加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生成蓝色沉淀,证明左池有Fe2+生成。
ii.写出右池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iii.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8 . 某学习小组将酚酞试液滴入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为探究原因,查阅资料后做了分析和实验。
【查阅资料】
①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H2O2,然后H2O2分解;
②H2O2类似于二元弱酸,,且具有强氧化性;
③酚酞在的溶液中变为无色。

(1)探究一:褪色原因
【提出猜想】
假设一:反应产生的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二:反应产生的H2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三: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如下表,请填写空白: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通入足量O2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假设一:_____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滴加1mL3%的H2O2溶液______假设二:成立
在5mL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假设三:成立

【提出猜想】
(2)针对假设二,有同学提出还应补充实验才能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则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3)探究二:H2O2的性质及应用
①H2O2的酸性
用化学用语表示H2O2显酸性的原因______
②H2O2的还原性
某实验用量筒量取浓H2O2溶液配制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现用酸性KMnO4液滴定所配H2O2溶液,取25.00mL H2O2溶液于锥形瓶中,完成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标准溶液22.5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标定的H2O2溶液浓度为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以下情况,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装入标准酸性KMnO4溶液时,未润洗滴定管
B.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出现颜色变化就立即停止滴定
C.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记录标准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024-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9 . 将浓度均为0.02mol•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H2O2+2S2O+2H+=S4O+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反应B:I2+2S2O=2I+S4O
(1)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I。
实验I: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试剂不限于一种)
(3)为探究硫酸浓度对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进行实验II、实验III.(各溶液浓度均为0.02mol•L1)
                      H2O2溶液H2SO4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KI溶液H2O
实验II54830
实验III52xy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II是15min,实验III是20min。
①实验III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
②当溶液中____(填化学式)耗尽后溶液出现蓝色。
③对比试验II、实验III,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IV。(各溶液浓度均为0.02mol•L1)
H2O2溶液H2SO4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KI溶液H2O
实验IV4493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推测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IV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化学试题
10 . 呈白色粉末状,是一种化工品,常用作腌制食品的防腐剂。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
资料显示:都能与酸性溶液反应。

(1)D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
(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已知:,当___________时等体积混酸溶解铜的质量最大。
实验(二):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产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准确量取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
(4)该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若滴定前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测得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检(三):探究影响水解程度的外界因素
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水解程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原号溶液蒸馏水水浴温度溶液
0
0

(5)___________。设计实验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根据相关原理,小组预测,实验测得结果:。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矛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