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生成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所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若有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_______(填“有”或“没有”)消耗完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训练卷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碳元素)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填 “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5-2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卷
3 . 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按图充入气体,连接装置,关闭旋塞1和2。

1.打开旋塞1,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
2.若A瓶和B瓶的体积相等,恢复到常温,关闭旋塞1,打开旋塞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将气体通入下列装置中,一定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利用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设计如图的实验:

1.水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
2.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干白葡萄酒中不含这个结论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酸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铁质材料(碳素钢)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活动: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装置C用于验证产物的___________性。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中固体由黑变红,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粉末变蓝,说明碳素钢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有___________气体产生。
2.若要验证碳素钢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有,应在上述装置中观察到___________
3.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蔗糖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
C.实验中产生大量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强酸性
D.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会褪色
2024-05-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7 . 亚硝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有毒,外观与其相似;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该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的亚硝酸钠(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已知:①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
易被空气氧化。
③铜与浓硝酸产生
(1)盛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仪器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b→g→h→___________→i(装置可重复使用)。盛有水的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前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若不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关于“”,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个。
(5)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大量用于腌制肉类食物B.熔融态能导电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只有还原性
2024-04-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 化学试卷
8 . 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1)将金属钠块至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适量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结合实验现象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
9 . 为探究+1价Ag的氧化性,开展如下活动。
(1)配制溶液:称量→溶解→冷却→操作①→洗涤→注入→混匀→定容→操作②→装瓶贴标签
①下列图示中,操作①为_______、操作②为_______

②用FeCl3·6H2O配制100mL0.1mol·L-1FeCl3溶液时,应称量_______g固体。
③实验室AgNO3溶液通常盛放在_______试剂瓶中。
(2)通过如下实验,比较Ag+、Fe3+、I2的氧化性。

实验现象:
I中产生黑色沉淀,滴加KSCN溶液,变红
II中溶液呈棕黄色,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III中产生黄色沉淀,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
①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
A.氧化性顺序:Ag+>Fe3+>I2                    B.氧化性顺序:Fe3+>I>Fe2+
C.还原性顺序:I>Fe2+>Fe3+                    D.还原性顺序:Fe2+>Ag>I       
③推测III中未发生Ag+氧化I的原因_______
(3)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g+氧化I的反应。

①图中盐桥中的电解质可用_______
A.KCl    B.KNO3    C.Fe2(SO4)3
②闭合K,电流计指针偏转。“石墨2”作_______
A.阴极                    B.阳极                           C.正极                           D.负极
③已知0.1mol·L-1AgNO3溶液的pH=6。上述实验中可能是氧化了I,将装置中的_______溶液换成_______,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确认Ag+氧化了I
取I中产生的黑色沉淀0.0216g于试管中。进行实验:①向黑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使其溶解;②再向试管中滴加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③再向其中滴加乙醛溶液,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
(4)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为得到光亮的银镜,实验时应做到:_______(任写2点)。若黑色沉淀全部转化为银镜,理论上需要乙醛_______mol。
A.1×10-4      B.2×10-4     C.1×10-3      D.2×10-3
2024-04-18更新 | 4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10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1)甲组同学取2mL0.1mol•L-1FeSO4溶液,加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几滴3%H2O2溶液(用H2SO4酸化至pH=1),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Fe2+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写出上面划线处操作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针对Fe3++3SCN-Fe(SC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增大KSCN溶液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B.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KCl圆体,平衡不移动
C.加水稀释,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红色变浅
D.加入少量铁粉,减小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13%H2O2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2+与SCN-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电中性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乙组同学用FeCO3进行了如图所示的a和b两组实验:

写出实验a中FeCO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
(5)反应S2O(aq)+2I-(aq)=2SO(aq)+I2(aq)在加入Fe3+催化后,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机理中有Fe2+出现。

①写出反应历程中“速率决定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由于Fe2+浓度较低而不容易被检测到,请回答Fe2+浓度较低的原因:______
(6)溶液中Fe2+与邻二集非X会生成橘黄色的配合物Y。
①邻二氮菲提供的配位原子是______
②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控制pH在2~9之间,其原因为:______
③取2.00mLc(Fe2+)=6.0×10-4mol/L的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浓度均为c(X)=6.0×10-4mol/L的邻二氮菲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25mL,得到系列溶液,测其吸光度,结果如表:
V(X)/mL2.003.004.005.006.008.00
吸光度/A0.240.360.480.600.720.72
已知吸光度A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Fe2+和邻二氮菲X的吸光度近似为0。
Fe2++nX=Y(橘黄色)
结合上面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回答Y中Fe2+的配位数(与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式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______
2024-03-3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