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带中碘的提取及检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1 . 海洋资源丰富,从海水中获取镁和溴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工业上使用的试剂X是氢氧化钠
B.可用代替吸收含溴的空气
C.直接将溶液加热蒸干得无水
D.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
2024-04-26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2 . 碘是生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带、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为丰富.某小组通过实验提取并测定干海带中碘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该小组同学按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步骤i中需要用到含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______(填仪器名称)。

(2)步骤iii中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滴定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滴定的水溶液,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原理为:
(3)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的水溶液时常需要排出气泡,操作是__________
(4)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在滴定终点附近,反复变回蓝色,一直测不到终点。

①提出猜想
猜想1:碘离子被______氧化;
猜想2:碘离子被步骤iii中过量的氧化;
②验证猜想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原海带浸出液,加入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鼓入空气待测液始终保持无色猜想1不成立
2将2mLKI溶液、2滴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1滴溶液混合配制待测液,用溶液滴定______猜想2不成立
③查阅资料   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反应速率不同造成的,氧化的速率______(填“快于”或“慢于”)还原的速率,导致待测液反复变为蓝色。
④优化设计   鉴于反应终点无法到达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____________
⑤完成实验   小组同学修正方案后,取5.000 g干海带进行测定,消耗15.75 mL 溶液,则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为______mg/g(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 为回收利用含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步骤I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试剂X可用硫酸
D.粗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4 .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
A比较的氧化性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氧化性:
B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将海带灰溶解过滤后,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充分反应后加入1-2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C比较的大小向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大于
D

检验某有机物(如图)中含有醛基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
A.AB.BC.CD.D
2024-01-30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步骤中氯水可用过氧化氢代替
B.试剂X可以为,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可循环利用以有效提高干海带提碘的产率
D.操作Ⅰ要用到普通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3-24高一上·上海·期末
6 .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解答下列问题:

(1)被称作绿色氧化剂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操作②需要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碘的溶液位于_______层(填“上”或“下”),呈_______色。检验水层是否仍含碘单质的方法是_______
(3)③是将富集在中的碘单质利用化学转化重新富集在水中,称为反萃取,方程式为,接下来④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本实验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024-01-15更新 | 456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16 无机化工流程综合分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7 . 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

已知:可将氧化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转化”产生的沉淀可用处理后循环使用
C.“氧化”时,应控制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降低单质碘的收率
D.获得的粗碘可采用图2装置进行纯化
8 . I.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mg•L-1。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获得Br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若吸收剂为饱和Na2SO3溶液(足量),则完全吸收amolBr2,共有___________个电子转移(用a和的代数式表示)。
Ⅱ.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洋植物中富含碘元素。实验室模拟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流程如下:

(4)“操作I”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a”通常应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性。
(6)由于“溶液B”中I2的含量较低,“操作Ⅱ”能将I2 “富集、浓缩”到“有机溶液X”中。已知:I2在以下试剂中的溶解度都大于水,则“试剂b”可以是___________(填试剂标号)。
试剂A.乙醇B.氯仿C.四氯化碳D.裂化汽油
相关性质与水互溶,不与I2反应与水不互溶,不与
I2反应
与水不互溶,不与I2反应与水不互溶,与I2反应

(7)“操作Ⅱ”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

(8)在操作Ⅱ后,检验提取碘后的水层中是否仍含有碘单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大联考化学试题
9 .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A.食盐B.溴C.烧碱D.纯碱
(2)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实验室提取碘的步骤如图所示:

①海带灰中含有硫酸镁、碳酸钠等,在实验步骤_______(填序号)中实现与碘分离。
②写出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提取碘的过程中,不能选择乙醇代替CCl4提取碘单质的原因_______
2024-03-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化学试题
10 .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I.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按如下实验流程提取海带中的碘。

(1)海带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海带灰中含有的其他可溶性无机盐,是在___________(从以上流程中选填实验操作名称)中实现与碘分离。上述实验流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氧化”时加入3mol·L-1H2SO4和3%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加碘食盐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证明食盐中存在IO,必须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pH试纸   ②蓝色石蕊试纸   ③碘化钾淀粉试纸     ④蒸馏水   ⑤食醋     ⑥醇
Ⅱ.某学校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含MgCl2、NaCl、KCl、MgSO4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图甲:
          
(4)图乙是盐卤中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盐卤加热到T2℃以上,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从盐卤中分离出来的晶体是___________。步骤③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5)写出步骤④制备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过程得到的镁蒸气需要在特定的循环中冷却,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作冷却剂。
A.Ar                     B.CO2                                 C.空气                 D.O2                      E.水蒸气
2024-03-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