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事件

1912

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

1913

南方七省宣布独立,二次革命爆发

1914

北京政府内务部颁布《劝诫剪发规程六条》、袁世凯祀孔祭天

1915

袁世凯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

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

1917

张勋复辟、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

1918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欢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9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20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乎为首的直系军阀爆发直皖战争

192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2

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爆发直奉战争

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6

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号召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8

皇姑屯事件、张学良东北易帜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上升’因素”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3-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沛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690 年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2021-03-15更新 | 30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必修)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1-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中国不断创新的官吏选拔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之末叶,桓、灵之世,柄去帝室,政在奸臣。……抑清德而扬谄媚,退履道而进多财。力竞成俗,苟得无耻。或父兄贵显,望门而辟命。……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抱朴子》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

——《后汉书·袁绍传》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选官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及标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