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161次组卷 | 7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认为,如今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就不可能不卖国外的消费品。对日常生活用的、低端的、技术含量少的国外产品,要尽可能少进口,以保护民族产品,并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比如,在日化、服装等领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品牌很受消费者欢迎。该学者强调(     
A.学习世界先进工业管理模式B.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技术革新
C.保护民族品牌以适应全球化D.保持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2024-03-22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1年4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命令,中国人民银行限期以人民币回收东北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收兑比价规定为以东北地方流通券9.5元兑换人民币1元,东北银行也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东北区行。此举旨在(       
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适应抗美援朝需要
C.整治货币领域乱象D.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2024-03-2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主张摧毁封建土地关系,土地归国家所有,但经过反复思量,孙中山在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在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这反映了(     
A.孙中山具有土地革命的思想B.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孙中山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D.“平均地权”顺应历史趋势
2024-03-21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孙中山曾回顾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无不视他们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庚子义和团运动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肘叹息”。舆论的变化反映出(     
A.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反清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C.辛亥革命提升了民族观念D.国人参政热情的空前高涨
2024-03-21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造成材料中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商人掌握国家政权B.国家取消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门第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新中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4-03-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关于抗战,王明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和“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对此,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不对的,这等于是一切都要经过国民党同意⋯⋯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是完全不应该的。”毛泽东意在(     
A.维护党的独立性自主性B.强调党对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批判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倾向
2024-03-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晚清时期具有“变局”观的人物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时长(年)人数代表人物及其身份(部分)
1844—1860年172黄均宰(下层知识分子);徐继畬(督抚)。
1861—1882年2228冯桂芬(一般京官);王韬、薛福成(下层知识分子);李鸿章(总督, 北洋大臣); 奕䜣、奕䜣、世铎(亲王); 郑观应(商人); 曾纪泽(驻外使节) 等。
1883—1894年1225郭嵩焘(驻外使节);康有为(下层知识分子)等。
1895—1898年425严复、谭嗣同(中下层地方官); 盛宣怀(一般京官); 张之洞(督抚, 南洋大臣);聂缉槊(巡抚) 等。
A.“变局”观念主要受到鸦片战争影响B.近代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C.“变局”观念是国际国内形势的体现D.晚清政府积极应对大变局
2024-03-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