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升降机的发明、运用克服了这一障碍。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2月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1883—1885年芝加哥修建了10层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这是第一座用铁和钢材按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1895年建成的20层、92米高的美国公证大楼是第一幢全部用钢做骨架的高层建筑。19世纪末年,美国的高层建筑已达29118米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衷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二十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欧美城市建筑发生的变化,并概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材料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作战。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二)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的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

(三)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祝全国的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并简析其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年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胜利成果。
2023-07-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八一三事变前夕,上海机器厂颜耀秋等人发起倡议,“自愿将工厂机器迁移内地,以应军事制造之需”。8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工厂迁移案”,拨款56万元作为迁移补助费用。进行内迁总动员。工厂搬迁在战火纷飞中进行,往往是“敌机来了,伏在地上躲一躲,然后爬起来弄折,拆究马上扛走”,仅民生公司被敌机炸仿轮船16艘,职工牺牡116人。到1940年夏,在后方形成8个新工业区,有力地支援了中华民族神圣的抗战事业。

-摘编自曾长秋《抗战时期中国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从1965年到21世纪初,三线建设前后长达40年,袁括13个省市自治区,重点是川、黔、甘、陕等地。当年出于战备需要,未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万建设者,旁赴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隐姓理名,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用难斗。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艘核潜艇等都是在三线地区研制和认验的。三线地区建成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学、机械制造、电子、航空及轻纺医药等工业基地,以及成昆、湘黔、青藏等铁路干线,形成了“钒钛之都”攀枝花、“科学城”绵阳、“航天城”西昌等6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朱佳木《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材料二   目录

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7月—19236月)

第二编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6月—19277月)

4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7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编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月—19377月)

8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9章井冈山的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12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
2023-06-25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2月14日晚6时,中苏两国政府最高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议》等文件。条约、协定的签订,宣告1945年旧的中苏条约的废除,苏联也将在1952年归还其在中国东北所取得的特权,并承诺在经济与军事上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编自柳绩《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材料二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接见外宾时的讲话(1984年5月)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方针?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3-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学术思想的兴起得益于相对独立的儒家士大夫群体,宋学首先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民间学术和民间教育(如书院)形成的,其思想资源是《四书》,重心已经从汉代的“外王”转向“内圣”。宋代儒学在兴起的过程中不仅批判汉学,还着力批判并吸取佛老思想,以建构新的学术体系,将天理引入儒家人伦,强化了儒家伦理的绝对地位,推动了儒家人伦本体化、哲理化。

——摘编自朱汉民等《宋代士大夫与唐宋学术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代儒学”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11-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那就是设立一个秘书机构,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常规的外朝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摘编自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材料二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2年,期满全部改选。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材料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的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的原则,并简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国家议政制度的看法。
2023-11-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31年,梁漱溟来到山东邹平投身乡村建设的实践。他认为,中国乡村的破败源自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本土文化失调,因此,乡村社会建设要基于中国传统伦理关系之上进行,通过知识分子深入乡村,建立阐发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授实用技术的乡村学校,进而培养农民形成民主政治习惯,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此外,他希望通过组织合作社以满足消费,引导大家参与社区生活,把以家庭为本位的儒家伦理主义改造成一种“互以他人为本位”的社会组织方式。

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并未取得预期效果。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的乡村建设实践宣告结束。1938年,他到延安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农村建设实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建国后,他到山东、河南、东北的农村调研,发现其一直孜孜追求的乡村建设目标在此都已实现。此后,他主动要求参加西南地区的土改,长期致力于对乡村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摘编自谢君君《从文化自救到文化复兴: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
9 .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崩溃时代,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在同一时期,希腊也有一批知识分子为后世西方文化提供了重要养分,当时许多希腊城邦都有追求学问的人,他们致力于思考抽象的问题。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从“制造之争”到“制度之争”,再到“思想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它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此后中西论争的基本态势。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及核心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的趋势。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展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023-07-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

上图的农牧界线在秦汉时期历经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逐匈奴,取得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4县,并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7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两次大规模移民戍边,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至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又向北移动。

——摘编自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评析战国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
2023-05-30更新 | 670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