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慈禧作为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都以科举考试为重要途径,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它体现了清政府改革的决心。当立宪派向慈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得到了慈禧的积极回应,虽然慈禧准备实行的立宪是保守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对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体制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杜以同等《论慈禧的改革与守旧》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晚清政局的腐败,湖南地方治安机构衰象毕呈,保甲局差役甚至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至长沙在1897年发生窃案100余起,破获无几。时任湖南署按察使黄遵宪提议仿照日本警视厅的做法而设立湖南保卫局。他的提议得到了巡抚陈宝箴及当时在湖南的维新人士梁启超、唐才常等人的大力支持。保卫局经费取之于商民,总办及各局局长由官吏充任,大部分副职由绅商充任,绅商民有一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卫局成立仅数月,即查获并处置盗窃、抢劫、拐卖、赌博等案件近20起。黄遵宪认为保卫局“诚使官民合力,听民之筹费,许民之裹办,则地方自治之规模,隐寓于其中,而民智从此而开,民权亦从此而仲。

——摘编自蔡开松《湖南保卫局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保卫局得以创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办的作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后来选举、辟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应运而生……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优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迫切的心情写了求贤令,号召去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根据龚鹏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文献》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求贤”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的“求贤令”。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教是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始于西周,注重将礼义的传授与礼仪的训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春秋战国时期,礼教理论逐渐形成与发展;汉王朝将礼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重视礼仪规范建设,制定了礼仪规范,并通过学校进行礼仪教育;西晋时期比较重视学礼,北魏孝文帝将礼教视为治国之本;唐代以化民成俗来实施礼教,用制度规定强化礼教,完善礼的内容,且通过对孔子的褒奖、树立孔子在教育中的地位来实施礼教;宋代统治者,重视兴建孔庙和对孔子及其门人和后裔的封赐优礼,这一点在族规家训中也有充分体现;在明代的小学课程结构中,规定晚学把习礼仪、演习诸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教材也把《家礼》作为教本。清朝继承了之前的礼教内容和方式。

——摘编自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材料二   建党初期,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抓革命教育,创办工农业余学校和革命干部学校;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1928年,毛泽东指出要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古田会议确立了红军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抗战时期,党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干部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19361938年间创办了一大批培养抗日革命干部为目标的干部学校。为了克服我党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错误倾向,我党第一次在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摘编自王秀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礼教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展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
2020-04-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针对官营经济生产者缺乏积极性、成本高质量低等弊端,宋政府在官营经济领域引入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形成了工商业竞价机制。它类似于现在的招标活动,一般包括政府招标、竞争者投标、评标、中标等环节,出价最高者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

宋代工商业的繁荣,赋税结构的变化、土地私有化、农民身份多元化等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形成发展了社会环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实施的领域很广,坊场、官田、税场等都是竞价活动的热点领域。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其收益往往被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由于市场竞价具有两面性,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既有便捷、发展经济的优越性,也有官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在经历了宋代发展后,明清逐渐消失。

                                          ——根据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采取圈地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而是采取了向西部开拓疆土、实行移民垦殖的“美国道路”。1862年林肯政府的“宅地法”大约使六十万户农户无偿得到了八千万英亩的土地,农庄总数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增加到1900年的五百七十三万七千个。为了改变落后面目,美国通过政府资助、农业教育和农业展览等方式,掀起改革农具的热潮。南北战争后,又开展科学种田、改良土壤、引进良种、使用化肥、防治病虫害,并发明了蒸汽动力拖拉机在内的各种农业机械。开初,一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仅够糊口,1860年提高到能满足4.5人的需要,到1900年就能满足7.67人的需要,人均粮食产量约二千斤左右。

——据戴志先《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著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农户与市场间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经常出现农产品“买难卖难“,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率先与产业链上游的农户联合起来,将农业生产、工业加工、市场销售整合在同一个经济联合体中。1993年,山东潍坊市正式提出“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11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超过28万,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约60%,带动农户数量占全部农户数量的40%以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地域已从沿海扩展到了中西部地区,由养殖业扩展到了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等。

——据戚振宇《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研究一基于比较制度分析视角》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美国农业取得大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大力汲取西方科学成果乃至方法的同时,却提出了西方数学源于中国勾股之学,全祖望将其概括为“中学西窃”说。黄宗羲这一观点
A.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B.客观上利于人们接纳西学
C.缺乏事实依据毫无价值D.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清朝取得了大一统事业的成功。面对复杂的族群,清廷十分重视文化治国。雍正认为华夷只有居住地域之别,而无文化高下之分,“满、汉、蒙古,并无域视”。基于历朝经验,顺治帝也下诏“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乾嘉时期,云南学政孙人龙广设学校,“化玩犷之风俗,泽椎鲁以诗书”;湖南凤凰厅同知傅鼐建“昭忠”“忠勇”“节孝”等祠以化导苗民。清朝还对朝贺、宴享等国家仪式进行了规范,如道光七年(1827年)完善了元旦朝觐皇帝行礼时的行列顺序:满洲、蒙古、哈萨克、回部等王公依次首班朝贺,其余如伯克、土司等在后依次参拜。

——据张永江《礼仪与政治:清朝礼部与理藩院对非汉族群的文化治理》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治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规,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下设文教司专门负责民族文化、教育工作。1951-1952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新疆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先后成立,到1956年底,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了约256个文化馆(站)和近200个书店和门市部,还兴办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等。

——据刘源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实践》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文化治国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治理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2002年企业所有制结构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
(亿元)
比重(%数值
(亿元)
比重(%数值
(亿元)
比重(%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199932455.623557161.571895432.8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2001876111.184240854.102722134.73
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并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