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钢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因袭变迁,论述得全面系统(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第三节(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四节(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第五节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6更新 | 807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
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
广州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军事学校福建船舶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
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1894年)、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896年)
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B.违背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思想
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3 . 阅读下表,对表中所描述的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1900-1936年中国棉纺织业纱锭的所有权
①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促进棉纺织发展
②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③西方列强逐步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官僚资本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萎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1-05-10更新 | 33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普通高考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它反映了
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唐玄宗)347举荐、行伍、门荫
五代4624吏职、幕僚、举荐、行伍、门荫等
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A.科举取士为唯一途径B.士族阶层迅速崛起
C.重武轻文的现象明显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
6 . 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
时间教科书论述
1907年《中国历史讲义》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
1928年《初中本国史》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A.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B.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
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D.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
明经8163.31814.02922.7128
制举8865.7107.43626.9134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2021-03-26更新 | 325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写出作品的作者、艺术特征。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
2020-08-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对上海《申报》在1911年至1919年刊登的纺织类广告数量作了统计(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类别1911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
中资61920243623202420
外资47912181861022
A.上海已成为纺织业的中心B.纺织业成为最大新式工业
C.民族资本已超过外国资本D.内外环境影响纺织业兴衰
10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依法治国正式确立
C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D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