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2 . 2002年,一个真实的笑话开始以各种版本流传起来: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回到家里后扒开商标一看,都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背后,却洋溢着一种特别的自豪。这一现象主要是得益于中国(     
A.鼓励发展境外旅游业B.设立多个经济特区
C.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3 . 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对卫青、霍去病两人赫赫战功进行高度赞扬。尤其是霍去病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成为千古名言。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卫青、霍去病的突出贡献是在巩固了(       
A.东北地区B.西南边疆C.东南沿海D.西北边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是土地改革进程示意图。这一时期的土地改革(       
A.结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D.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2024-03-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抗战时期的诗歌,多转变为明快、简结的风格。如艾青的诗歌由战前的风郁变得充满热情。就连雌望好、何其芳、卞之琳这样的唯美诗人也一改柔风,甚至发出激越的吼声。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文学大众化趋向B.时代局势影响文化取向
C.国民政府重视文化建设D.唯美诗歌丧失市场需求
2024-03-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870年清朝发生了震惊一时的天津教案,天津法国教堂的传教士因迷拐幼孩等一系列罪行,激起民变。法国领事持强开枪行凶,导致众怒不可遏,将其打死。这一事件(     
A.揭开了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序幕B.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体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
2024-03-2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民国初期全国实业团体的总数。该情况的出现(       

A.与国际地位提高有关B.与近代教育发展有关
C.与国内外的环境有关D.得益于民主制的完善
2024-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梯田”之名首见于南宋范成大《骖鸾录》中“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当时梯田广泛分布于今四川、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丘陵山区。圩田(围湖边洼地造田)、湖田在宋元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这三种耕地的发展反映了(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普及
C.南方人地矛盾日益紧张D.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
2024-03-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漫画《日本的今昔》刊载于1940年的《抗战漫画》杂志。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桑叶”指中国,“蚕”指日本             “雄鸡”指中国,“毛虫”指日本
A.展示作者想象的中日版图B.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剧变
C.坚定国人抗战到底的信心D.揭示中日国力对比的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中出土大批木简,清理出十多种官定古籍,其中安徽的“安”字在当时官方文献中的写法是(     
A.B.
C.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