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2 道试题
1 . 汉武帝在位50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百家争鸣局面仍在延续B.现实统治需要影响治国理念
C.中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察举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2024-05-15更新 | 561次组卷 | 4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4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2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展示的玉龙龙首向前,张口露齿,口内穿孔并呈环形齿状,鼻微凸,“臣”字形眼,圆睛微凸,宝瓶形双角后伏,身躯与龙尾弯卷,呈两重内外并列圆弧蟠状。据此判断,该玉龙(     

出土于汉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代玉龙
A.表明了时人尚武的风气B.反映了手工业技艺精湛
C.显示了民众厚葬的观念D.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2024-05-15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据下表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调整(     
元初七省至元中期十一省的分置沿革

至元十七年(七省)

中书省

江淮行省

福建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四川行省

云南行省

至顺元年(十一省)

辽阳行省

岭北行省

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

甘肃行省

云南行省

略当今地

东北以北至北冰洋

内蒙古一隅及外蒙古以北至北冰洋

北京、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安徽北部及河南、湖北大部

苏南、浙江、福建

湖南、广西、海南及黔东鄂南一隅

江西及广东,但雷州半岛

陕西及甘肃东部

四川大部

甘肃大部、宁夏及内蒙古西部

云南及贵州西部、缅甸泰国北部

A.源于元朝空前广袤的疆域B.源于元朝一体化治理的需要
C.有利于中央有效节制地方D.确立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2024-05-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季政治不良,民军起义于武昌,以图改革。数月之间,各省响应。袁世凯为清廷内阁总理,虑全国扰乱,力持停战,遣使南北议和,定优待皇室条件。清帝逊位,让权于中华民国。是时各省军队纷扰,藩属离心,几成分崩之势。幸民国成立迅速,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事整理,秩序渐复。已而正式大总统仍举袁世凯续任,友邦同时承认,民国基础乃固。

——1915年《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

材料二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不断进行政治革新,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其和,力图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的局限,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革新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5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面是近代某史学家所作的关于新文化运动一论著的目录(局部)。该史学家论著成果可用于说明,新文化运动(     
3.1.1对中西文化“折中论”的批判……
3.1.2从“中西”到“新旧”的论争……
3.1.3“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3.2对封建官学意识形态的批判与传统价值观念的革新……
3.2.1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正统意识形态……
3.2.2以“民主”“科学”思想涤荡传统价值观念……
3.2.3提倡白话文,推动文学革命和文化转型……
3.3对西方近代文明模式的突破和超越……
3.3.1对西方现代性思潮和文明模式的反省与突破……
3.3.2转向马克思主义与以俄为师……
A.具有直面现实的反思精神B.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价值
C.促进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近代思想格局多元化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3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7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6 . 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2024-05-14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倒计时10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7 . 清廷在1865年初把300部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万国公法》分发给各省督抚,并指出该书“颇有制伏领事官之法”,有助于“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供各省督抚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参考。这一举动(     
A.有效应对了当时严重的边疆危机B.意味着“华夷秩序”的彻底崩溃
C.标志着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D.表明了国际法在外交中的重要性
2024-05-14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8 . 王守仁的弟子王畿说:“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据此可知心学(     
A.属客观唯心主义,隐含叛逆色彩B.蔑视权威教条,主张个性自由
C.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社会伦理道德D.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024-05-14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9 . 有史志载:宋朝“福州长溪民,为赘婿海上人家,以渔为业。其母思而往见之,民殊不乐……少顷,民还之门,闻母语声,急藏鱼于舍后。复诳其母,且告之曰今日风恶,不获一鳞。母遂去。”这反映出当时(       
A.沿海地区渔业发展高度繁荣B.民众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
C.封建伦理受到商品经济冲击D.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局部图,对其相关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深受道教影响而逐步形成B.展现出吐蕃游牧民族风格
C.表达出了壮阔欢腾的特色D.成为文艺成就高峰的标志
2024-05-14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