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023-12-19更新 | 931次组卷 | 203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2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2次组卷 | 456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61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该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23-12-08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改革开放是我们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改革是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改革
B.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D.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023-11-30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朝时期,通过大运河,南方地区所产橘子被运往北方,北方所产的梨送到南方销售。这说明大运河有利于(     
A.经济作物普及B.海外贸易发展C.农业结构优化D.南北经济交流
2023-11-28更新 | 138次组卷 | 17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2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和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7 .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据此可知,十九大的这一报告(     
A.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B.表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C.意在加强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团结D.旨在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51次组卷 | 9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三)历史试题
9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3-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自20世纪70年代末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
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2023-11-21更新 | 198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