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源远流长,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实用性强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具有“经世致用”的实践性或实用性,是以兼顾满足国家政治需要和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为特征的

交融性特征明显

中国古代科技的交融性,是指科技、理工、文理的交融,中国古代的格致学、博物学、物理学、天文历法算术,都是综合性的科学

具有开放性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开放性,表现在中外科技和科学文化的交流上

多元化发展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工程、医药、冶金等。这些领域都得到了长期持续的研究和发展

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象、气候、物候、地理等资料,对于5000年气候史重建、500年旱涝史重建及其隐含周期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渝生《解码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优秀“基因”》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刁莉、唐倩《近代武汉棉业的贸易与发展》(1893—1937)

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11-30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图片是《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的部分插图,当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某同学以此为素材开展历史探究活动。


(1)请按一定的逻辑把以上的图片分为三组,并为每组图片拟定一个探究主题。
(2)请任选一组图片,从历史研究的角度阐述主题与所选图片的关联。(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0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藏品/会址介绍

(清)振远将军钢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各战略要地加强军备建设,该门铜炮是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
道白生公司制造的清花机.

清花机用于清洁棉花。此清花机原属三新纺织厂所有,该厂前身为洋务运动时所开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新式纺织工业之鼻祖。
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军的陆军旗旗帜中央画有一颗九角星,内外两圈共有黄星十八颗,代表当时十八个省份。


福新面粉公司商标图册
1912年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在上海创立福新面粉公司,1921 年发展到8个厂。
《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新青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

地处上海市黄浦区,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义卖救难”纪念章1939年,为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义卖救难运动,该印章便是当时所发。
《解放日报》创刊号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发行,报纸头版正中刊登有《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消息。
请围绕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01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调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之后的三百年里,西欧资本主义明显地发展起来了,受它影响的地区增加了,新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充满活力,跨入了生产领域;它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尤其是在荷兰和英国。大众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改观了,多数人更喜欢它了。西欧地区显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领头羊;同时,全球各地资本主义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资本主义的崛起、世俗国家权力的增长以及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互为条件。

——摘编自[德]于尔根·科卡《资本主义简史》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一个被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产生,但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但中国自然经济并没有充分解体,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摘编自张寿彭《试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与特点》

某学者认为,环境的不同是中欧资本主义发展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结合中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9-27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学里每天有时事报告,国内外发生的新事情随时汇集到小心灵里。他们除了劝课和游戏之外,还关心中国前途的命运,辛亥以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没有看报的习惯,现在可不同了。他们要忙里抽暇,看一看新近的报纸杂志,世界转变成什么样了,每一转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儿童、少年与二十多年前的比较,大不相同了,识见的范围变得非常宽广;自己意识到是个中国人;知道中国人与世界各地的人有关联;相信中国人有与世界各地的人并存于世界的权力,这个权力绝对不容侵犯。这些汇合成中国拾起未来的基本力。

——摘编自 叶圣陶《时势教育着我们》(1936年)


提取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阐释。(要求:提取历史现象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阐释:指明现象+现象出现的多角度原因+意义)
2023-07-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 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

——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6-21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人成行。

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

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

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

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

——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37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清朝妇女的流行发式可分为两类:满族女子普遍作“旗头”打扮;汉族女子保存汉族发式。当时社会上的发式呈现出多元的趋势。1920——1930年,女性流行剪短发,短发成为当时主要流行发型。年轻妇女在前额留着“前刘海”。民国时期各大城市女子理短发者尤多。1950——1960年,麻花辫发型是未婚女性的主流发型。最原始的麻花辫发型朴实、简洁、利落,充满阳光与活力。1980——1990年,发式千姿百态,随着日剧《血疑》在中国播出,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头成为当时流行范本。

——摘编自李姿霓《中国妇女发型艺术潮流之探讨》

根据材料,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型特色,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06更新 | 30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死后,伊尹继续相辅佐汤之孙太甲。表4为有关伊尹的历史叙述。

材料1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汉)《史记·殷本纪》
材料2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战国)《竹书纪年》
材料3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 300 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 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
(商)甲骨卜辞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09更新 | 77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