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曾国是存在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湖北随州。近年来曾侯(曾国国君)墓地出土了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中有一件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余[周]文王之孙(后代)......出邦(分封)于曾”;在曾侯宝和夫人芈(音mǐ)加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缶,上刻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意为楚王嫁女入随国的嫁妆。由此可以推断
A.曾国与随国都是由楚国分封B.曾国与随国可能是同一个国家
C.曾国通过争霸战争兼并随国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发生动摇
2019-12-20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19年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
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瓦解
C.郡县制的实施
D.世官制的沿袭
3 .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2016-11-21更新 | 112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的“单血缘支配的社会”超越了周族以外每一个族群中血缘组织的力量,贯彻了王权政治至高无上的理念,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这说明分封制
A.使血缘关系由复杂向单一转变
B.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严格控制
C.以政治认同感推动了族群认同
D.使宗法制度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5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D.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6 . 《礼记·王制》中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孟子·告子》:如果出现异动,“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天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B.西周诸侯国的卿由周王派遣、选拔和任命
C.诸侯需要定期朝觐天子
D.诸侯成为镇压殷人反抗的重要政治力量
2019-10-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017-09-09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8 . 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9 . 西周前期的师鼎铭文记载师因其属下不从周王出征,便派属吏弘向伯懋父告状,伯懋父判处罚金三百金,但他们拒不交纳,师只得把判词记在鼎上。这反映出西周前期
A.周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开始出现以下犯上的情形
C.等级制度遭遇抵制
D.周王实行宽厚的德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史纲》记载:“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材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城邦制C.郡国并行制D.中央集权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