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58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01-01更新 | 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联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这一分布格局(     
A.可以认定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B.证实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发达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图为具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玉礼器——牙璋在各地出土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已经进入万邦时代
C.具备早期国家特征D.由多元向一体转型
2024-03-06更新 | 56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工作者在石峁古城(初建于公元前2300年前后)发现玉器、祭坛壁画等,经数字技术对残存城墙进行测绘,确认古城以“皇城台”为中心、面积逾400万平方米。由此可见(     
A.新技术可复原古代生活场景B.夏文明的存在得以证实
C.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尚未形成D.早期国家可能已经出现
2023-03-08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7 .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8 . 《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尚书·多士》记载:“殷革夏命。”20世纪50年代末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这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说明
A.文献记载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B.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C.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D.考古发现可以与文献记载相互佐证
9 . 考古学视野下中华龙形象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时代特征
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型的龙纹
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夏商时期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据表可知,中华龙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A.体现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B.表明先秦时期区域文明特色鲜明
C.反映中华民族图腾意识的不断强化
D.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05-07更新 | 458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国都省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