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摘编自《春秋公羊传》

材料二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三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孟子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大一统”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2020-10-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B.韩非子C.李斯D.董仲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该文献是
A.《论语》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4 . 认识和评价商鞅变法时要注意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 贫则重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材料二 商君假孝公之势,变法于秦,其不朽之功,众口皆碑。法家之理论,实绩卓著,不仅促成强秦之一统,且亦支撑我国封建帝制达二千余年。方今中华共和,荡涤积秽,崇尚法治,然世人多道西方之法,殊不知商、韩已倡此二千年矣。数典忘祖,得无傎乎?

——陈奇猷《商君书·前言》(1990 年)

材料三 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商君书》中的“治民方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三,概括两者评价商鞅变法和先秦法家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今人评价商鞅变法时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3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2020-02-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历史课上,老师询问小明(左)和小文(右),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如何治理国家,两人的回答如图。你认为小明和小文的阐述分别对应的思想家派系是
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法家、道家
2019-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中学2019-2020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9 . 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虽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此即百家合流。最能体现百家合流现象的是
A.福祸相依
B.选贤举能
C.礼法并用
D.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法家
A.主张以德服人B.主张变法革新
C.主张选用贤能D.主张严厉法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