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所在。

材料二   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互相补充,满足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

材料三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

3 . 韩非子认为战国时期的君臣是买卖关系,即“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更明白地说就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并强调“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的说法反映了当时
A.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雇佣关系B.君臣之间互不信任、互相利用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D.周代的世禄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9-08-09更新 | 481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2019-08-09更新 | 1783次组卷 | 7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私立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
2019-01-30更新 | 157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598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淄博淄川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38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道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儒家、墨家、法家
D.儒家、法家、兵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法家传统表现为“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 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和“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
A.制度变革B.国家统管C.富国强兵D.改革创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