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该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7-08-28更新 | 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政治上争论的焦点在于
A.小国寡民还是中央集权B.积极救世还是无为而治
C.兴办私学还是以吏为师D.仁义治国还是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B.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2017-02-17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
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
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
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
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7 . 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指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下列主张与其最接近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9 .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2016-11-27更新 | 673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上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为考虑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