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墨子认为,世上一切不合理之事,都起于人与人不相爱,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来代替不相爱和亏人以自利。这表明墨子
A.提倡节俭B.重视道德C.宣扬非攻D.力主尚贤
2021-0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用一关系式说明墨子的思想,“仁+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该学者意在强调墨子的“兼爱思想
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
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墨子在《非乐》一文中指出“(王公大人)厚敛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笙之声”是“夺民衣食之财”的行为,这与儒家崇尚礼乐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
A.墨子主张节用B.墨子反对奢靡享乐
C.墨子主张兼爱D.儒墨思想根本对立
2020-0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
5 . 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图中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代表人物?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2019-12-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提出“仁”,老子提出“无为”,孟子要求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墨家要求“兼爱”。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当时(     
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宗法等级趋于崩溃
C.政局动荡社会转型D.农民起义比较频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墨子认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B.手工业者地位提高
C.衡量道德的普遍标准D.宗法等级彻底崩溃
2021-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与该言论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C.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D.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021-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