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面对战国时期“天下恶乎定”的时代命题,孟子认为“定于一”,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尚同”,韩非则指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由此可见,诸子百家(     
A.都代表相同阶级利益B.思想主张日益趋于一致
C.都认同专制集权理念D.对稳定秩序的共同追求
2 . 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指出,“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材料表明“士”崛起的根本原因是
A.宗法制崩溃B.社会的转型
C.争霸战争的求D.私学的兴起
2022-02-2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策略。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A.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历史先河B.促进教育体系的日益成熟
C.体现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4 . 战国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反映了当时
A.性恶论得到人们普遍的接受B.强化君主专制成为人们共识
C.社会转型促进思想发生转变D.封建迷信思想已被完全抛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老子》《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则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追求统一的时代需求
2021-11-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6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③统治者争霸需要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表明诸子百家
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提出的思想主张趋同
C.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D.思想融合的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2021-02-07更新 | 385次组卷 | 4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9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10 . 战国后期,墨家向儒者学习,老庄、申韩学术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反映了
A.政治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B.百家争鸣开始出现
C.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宗法分封走向崩溃
2020-12-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