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观察下图,据图中变化信息推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遭破坏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诸侯国修筑长城防范匈奴D.国家组织能力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18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依据地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并吞战国,海内为一”D.“田氏代齐,六卿分晋”
2023-10-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军队由各大族共同掌握;战国时期,军队由将领统帅,负责作战及和平时的训练,但是调动军队必须有国君手中的“虎符”。这一变化(     
A.意在提高军事指挥的效能B.表明统兵权与调兵权合一
C.体现出军权的分化与制衡D.利于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B.民族交融频繁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D.宗法观念淡化
2023-09-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指曾经强大的晋国和齐国逐渐被异姓大夫势力所瓜分、取代,周王室反而顺应形势,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和田氏为诸侯。其本质上反映了(     
A.兼并争霸日益频繁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大夫僭越左右政权D.周王室权威依然强大
7 .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如图是“战国形势图”,符合齐、赵、韩、魏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8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分封制的崩溃B.各国实力的均衡C.井田制的盛行D.儒法合流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铃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大多来自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口头故事下列成语与下图中内容相关的是(     
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C.约法三章D.程门立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