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西汉学者刘向在《战国策》中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万乘之国频繁进行争夺霸主的战争B.各民族联系密切推动了华夏族发展壮大
C.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完全破坏D.当时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开始丧失
2 . 有学者将某时期政治制度本身的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尊王攘夷”与五霸迭兴时期;第二阶段为“弭兵”会盟与民族融合时期;第三阶段为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度萌芽时期。下列表述属于第三阶段的是(     
①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国人暴动”,“共和行政”④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下列分别为《春秋列国形势图》(左)和《战国形势图》(右),从图中直接能反映出(     

①华夏认同               ②百家争鸣                 ③战争频繁               ④民族交融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2023-1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将某时期政治制度本身的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尊王攘夷”与五霸迭兴时期;第二阶段为“弭兵”会盟与民族融合时期;第三阶段为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度萌芽时期。下列表述属于第三阶段的是(     
①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国人暴动”,“共和行政”④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25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A.崇尚战争的技艺和勇敢精神B.严格遵循“仁”和“礼”的原则
C.贵族活动礼仪化色彩依然浓厚D.军事演习已经有明确的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作者认为(     
A.天子是天下大乱的根源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C.恢复秩序必须重建周室D.诸侯争霸导致民不聊生
7 . 如表是战国时期有关郡的历史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记载
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取楚、商於地为黔中郡”
赵武灵王时(公元前325公元前299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燕昭王时(公元前311-公元前279年)“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A.郡的设置与军事战争相关B.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郡是地方最高的行政区划D.诸侯国普遍推行郡县制
8 . 下表是齐国世系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出周朝(     
A.政治构建在社会转型中嬗变B.利用分封宗法巩固了贵族政治C.诸侯国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通过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
9 . 如图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出现的变化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田氏代齐,三家分晋”D.“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2023-10-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三家分晋”现象反映了(       
A.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的开始B.西周传统政治秩序的破坏
C.战国七雄争霸局面的形成D.五胡内迁导致中原政局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