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夏商的"族"指氏族,周代则指宗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的局面。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小农经济性质得到强化B.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C.周王统治已然名存实亡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 . 据《左传》记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礼”) 以观德,德以处事。”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秩序逐渐破败B.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D.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2024-01-23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2024届高考考前专项练习历史试题
3 . 读下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行军年度平均距离统计图,据此可知,当时(     
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
4 . 《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但陕西考古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宫寝、朝廷遗址有五门。这说明(     
A.秦国已具备统一的条件B.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C.法家思想影响建筑风格D.秦国经济实力最为雄厚
2022-12-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截:“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度,上下失序.”这体现了战国时期(     
A.思想文化繁荣B.诸侯争霸频繁
C.政治局面混乱D.统一趋势出现
2022-11-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晋在春秋时期,政权已逐渐为赵、韩、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所控制。后来范氏和中行氏、智氏或被瓜分或被消灭,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韩、赵、魏三家手中。至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亡。这反映了该时期(     
A.诸侯势力不断崛起B.社会正在发生转型
C.分封宗法制度盛行D.诸侯争霸割据一方
7 .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形成了七大区域文化圈(见下图),下列事件发生在齐鲁文化圈的是

注:1北方文化圈2齐鲁文化圈3吴越文化圈4楚文化圈5巴蜀文化圈6秦文化圈7中原文化圈
①桓公首霸   ②孔子兴儒   ③三家分晋   ④田氏代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下图,据此可知,战国后期
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D.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
2020-05-17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