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战国末期出现了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这一转变说明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B.诸子百家的思想渐趋雷同
C.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D.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
2 .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3 .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君主专制孵化时期,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独尊儒术是百家争鸣的恶性演进。据此可知:
A.法家思想为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B.百家争鸣为君主专制提供了思想源泉
C.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自由时期D.法儒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4 .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6-11-27更新 | 2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2004年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马里兰大学成立,美国孔子学院数量目前已增加到六十多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走向一致
B.中国的和平堀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C.优秀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其世界性
D.儒家学说需要重新解读其现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诗经》
A.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诗经》反映了统一的趋势
8 .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错误的是
     
A.各国争相变法B.百家争鸣
C.铁犁牛耕出现推广D.土地国有化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B.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1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变革趋势的是
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