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刘伟博士指出,在董仲舒看来,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具备圣君在位、贤能从政、民众参与、礼义维系的特征。董仲舒审时度势,建言献策,为重建社会、改变儒生命运创造有利条件。秦的统治模式,“强国家”而扼杀社会,成为一端独大的终极力量,但没有社会就不会有社会治理,因而便无从善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A.董仲舒的理想社会是对秦制的彻底颠覆
B.董仲舒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儒学的地位
C.董仲舒的新儒学包含民主思想
D.董仲舒的理想社会在皇权专制下缺乏实现可能
2021-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反馈测试(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荧惑守心”在星占学上被视为是一种可直接影响到统治者命运的极严重凶兆,《汉书》记载“高祖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四月,宫车晏驾”。但有学者通过现代天文学考证,十二年春,荧惑由壁宿顺行至毕宿,未曾守心,该天象系伪造。由材料可以得出
A.古代天文学发展还不成熟B.《汉书》的史料价值有待商榷
C.汉高祖统治后期天怒人怨D.两汉儒学出现唯心主义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后,经学逐渐成为两汉学术的中心,士人趋之若鹜,他们沉溺于对儒家经典经文细枝末节的考证,甚至在解经过程中互相诡诘……专注细枝末节的烦琐注释。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士人对经学的研究能力增强B.儒学在自身发展中出现危机
C.儒学逐渐与现实的需要结合D.士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被排除在统治思想外B.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从此成为国家规定教材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需要D.排除佛道影响,树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2021-04-0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初饮酒无尊卑礼数,完全随顺己意。汉武帝时期,将饮酒纳入礼仪之中,以礼饮酒,不仅规定了酒、酒器的规模、位置、价值,对于饮酒者也进行角色化规范。这种变化
A.减少了饮酒带来的危害B.说明无为思想已不合时宜
C.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影响D.提高了饮酒者的文化素养
8 . 汉武帝时期,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一项制度。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
A.灾异现象频发B.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C.政权实现汉化D.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
2021-03-15更新 | 584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时设有“诸子传记博士”“杂学博士”等多达70多名,而到汉武帝时废除了其他博士,只设了“五经博士”,以“专经”博士来研究古籍经典。这一变化折射出
A.秦汉治国宗旨发生转变B.先秦儒学传统得以延续
C.诸子之说丧失社会基础D.儒家学说获得独尊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