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私人讲学活动。教师到处游学,学生也跟着到处受教。如孔子“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一个私学大师就是一个私学学派。各派彼此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如孔门私学的教学内容与墨家私学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大不同,招收的学生身份也不同。因此,先秦时期的私学,主要体现在学派私学上,无派不成学,无学没有派。

——摘编自吴变《中国古代私学类型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东汉,民间的私学相当兴盛。“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讲读之所)暂建,赢粮动有千百”。经师的门徒,少的数百人,多的确实有成千上万。东汉中后期,他们与太学生一道投身于交游聚会,讨论文化或政治,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经师所授是高等的经学教育,同时还有称为“书馆”的蒙学,其中有“书师”教授儿童初步的书写阅读技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私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私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在当时产生的积极作用。
2 . 经过汉儒加工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汉儒加工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形成
B.批评当政者以修正政治失误
C.促进宗法血缘关系更加紧密
D.加强思想控制统一民众意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家洲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时说:“汉武帝在推行儒术的时候,通过垄断教育,进而控制仕途,树立儒学的主导地位。”汉武帝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B.创设太学
C.建立地方教育系统D.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2020-09-18更新 | 87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一一据阿诺德·汤恩比《历史研究》


运用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直接对该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后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6 .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等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上述材料表明
A.皇帝个人喜好决定教育内容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得以缓和
C.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材D.东汉政府重视发展儒学教育
2020-09-09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
A.儒学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2020-09-05更新 | 511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
2020-08-11更新 | 340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出
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
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D.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10 . 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
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
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
2020-05-15更新 | 392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测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