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蜀地织锦,该织锦工艺复杂,图文并茂,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指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 现象)八个文字。该文物
A.反映了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发达B.是西域纳入中央政府管理的证据
C.呈现的文字字体是小篆D.体现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2020-05-0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重庆市高三模拟调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
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
3 . 董仲舒言“教,政之本也”,贾谊更是强调“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自汉以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被确定为学校教本与科举科目,各地学校以儒者为师,以礼义仁德来教化百姓,社会道德风尚渐趋淳化。这说明中国古代
A.主张百姓平等受教育B.崇尚以德治国理念
C.表彰儒学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
4 .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王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君王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B.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糅合佛道注重思辨哲理
D.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
5 . 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
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
B.事亲事君伦理道德
C.推行独尊儒术方略
D.宽厚待民仁政表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策问治国之道,董仲舒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此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主要是因为它
A.能适应汉初恢复经济的需要B.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C.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D.有利于弘扬儒家的思想文化
2019-11-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
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
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
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
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
2019-11-08更新 | 810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论证这一观点是
A.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推恩令
C.统一文字推恩令
D.统一文字独尊儒术
2019-11-01更新 | 634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19-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64卷引用: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后期,汉成帝刘向、刘歆父子审辩诸子学说的异同及其渊源关系,以“宣明大道”,刘歆认为孔子之后的诸子思想皆为“六经之支与流裔”,主张兼采各家之长,以成王者之业。刘歆的看法
A.意在厘清先秦学术潮流
B.开启了整合百家的先河
C.打破了思想文化一统局面
D.有利于维护儒学的尊崇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