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史记》中描述江南为“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晋书》中记载江南“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南朝《宋书》中则指出江南“皆播麦菽”的景象。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农业发展超过北方B.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农业商品化程度高D.饮食结构渐趋改变
2 . 孝文帝本人对经学颇有研究;因此在写作诏令文时多引用《诗》等经典,常以周王朝比较北魏王朝:对于官吏,又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要求,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逐步成为主流思想B.官员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C.儒家文化影响国家治理D.统治者复古改制的理想
2024-03-0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零模)历史试题
3 . 在北魏平城时代,皇室宫廷宴会并不赋诗,而是举行射箭比赛,全然保持游牧民族的风气。到洛阳时期,君臣游宴中已加入了文学活动,王公贵族的庭院、佛教寺庙,都成了士人的文学活动场所。该现象说明北魏迁都后(       
A.地域文化南北分明B.中原文化得到复兴C.佛教与儒学的交融D.南朝文学受到推崇
2024-02-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贵族醉心于高冠博带的汉族章服制度;紧身便于劳作的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在汉族劳动人民中广泛流行,并影响着汉族传统的服饰。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科技进步B.政权对峙C.民族交融D.经济繁荣
2024-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5 . 西晋咸宁元年诏曰:“出战入耕……自古之常……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东晋元帝为晋王时规定:“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制定以上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经济与边防危机日趋紧迫
C.阶级矛盾严重威胁统治D.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2024-02-05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B.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2024-01-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魏书·崔浩传》载:“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后来,孝文帝下诏:“长弟咸阳王禧可娉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可娉故中散代郡穆明乐女……”。这一调整说明,孝文帝改革(     
A.打击了中原的世家大族B.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D.一定程度缓和了阶级矛盾
2024-0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士族的兴起B.北方人口的南迁C.选官制度的变化D.江南经济的发展
9 . 下表是三国至南朝时期,交州、广州地区行政区划变置统计表。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孙吴西晋东晋
州数222332627
郡数16172238558085
县数94121197241320不明293
A.区划层级增加B.豪强势力膨胀C.社会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显著
10 . 有学者分析西晋灭亡原因时指出,司马炎袭位是依靠门资,平吴之后更是耽于游宴;他重用的“八公”也不过是攀龙附凤、阿意苟合之人。该学者意在批评西晋(     
A.崇尚清谈B.制度僵化
C.政治腐败D.士族专权
2024-01-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